基于LXI的故障注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项目背景 | 第10-11页 |
·LXI概述 | 第11-12页 |
·故障注入概述 | 第12页 |
·虚拟仪器技术 | 第12-13页 |
·LabWindows/CVI开发环境 | 第13-14页 |
·个人主要工作 | 第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2 故障注入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第16-24页 |
·总线通讯故障注入功能需求分析 | 第16-20页 |
·物理层故障注入功能 | 第17-18页 |
·电气层故障注入功能 | 第18-19页 |
·协议层故障注入功能 | 第19-20页 |
·模拟信号故障注入功能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任意波形产生功能 | 第20页 |
·电气层故障注入功能 | 第20页 |
·物理层故障注入功能 | 第20-21页 |
·电源故障注入功能需求分析 | 第21-23页 |
·完全断开功能 | 第21-22页 |
·串接负载功能 | 第22-23页 |
·直接导通功能 | 第23页 |
·设备自检功能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故障注入控制系统概要设计 | 第24-30页 |
·仪器软硬件平台设计 | 第24页 |
·仪器控制过程设计 | 第24-25页 |
·仪器控制命令设计 | 第25-27页 |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故障注入控制系统详细设计 | 第30-66页 |
·总线通讯故障注入子系统详细设计 | 第30-42页 |
·物理层故障注入模块详细设计 | 第30-35页 |
·电气层故障注入模块详细设计 | 第35-40页 |
·协议层故障注入模块详细设计 | 第40-42页 |
·模拟信号故障注入子系统详细设计 | 第42-53页 |
·任意波形产生模块详细设计 | 第42-46页 |
·电气层故障注入模块详细设计 | 第46-51页 |
·物理层故障注入模块详细设计 | 第51-53页 |
·电源故障注入子系统详细设计 | 第53-64页 |
·完全断开模块详细设计 | 第53-57页 |
·串接负载模块详细设计 | 第57-60页 |
·直接导通模块详细设计 | 第60-62页 |
·设备自检模块详细设计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故障注入控制系统实现与测试 | 第66-82页 |
·总线通讯故障注入子系统实现与测试 | 第66-71页 |
·物理层故障注入模块实现与测试 | 第66-68页 |
·电气层故障注入模块实现与测试 | 第68-71页 |
·协议层故障注入模块实现与测试 | 第71页 |
·模拟信号故障注入子系统实现与测试 | 第71-78页 |
·任意波形产生模块实现与测试 | 第72-75页 |
·电气层故障注入模块实现与测试 | 第75-77页 |
·物理层故障注入模块实现与测试 | 第77-78页 |
·电源故障注入子系统实现与测试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6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