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 | 第9-16页 |
·三效催化剂的组成 | 第11页 |
·三效催化剂的尾气净化原理 | 第11-12页 |
·低贵金属含量三效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作用 | 第12-13页 |
·低贵金属含量三效催化剂中助剂及其作用 | 第13-14页 |
·低贵金属含量三效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 第14-16页 |
·计算科学在催化作用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量子力学计算 | 第17-18页 |
·表面模型分类 | 第18页 |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部分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9-21页 |
第2章 理论计算方法 | 第21-29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1-27页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1-23页 |
·Kohn-Sham方程 | 第23-24页 |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24-26页 |
·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26页 |
·计算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原子实处理 | 第27页 |
·结构优化和过渡态搜寻 | 第27-29页 |
·结构优化 | 第27页 |
·过渡态搜索 | 第27-29页 |
第3章 部分催化反应气体在Pd、Pt、Rh及其合金表面吸附的研究 | 第29-56页 |
·采用的模型和参数设置 | 第29-30页 |
·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计算设定 | 第30页 |
·金属表面的电子态密度 | 第30-38页 |
·PdRh合金的电子态密度 | 第30-34页 |
·PtRh合金的电子态密度 | 第34-38页 |
·气体在Pd(111)、Pt(111)、Rh(111)及其合金表面的吸附 | 第38-54页 |
·H_2O在Pd(111)、Pt(111)、Rh(111)及其合金表面的吸附 | 第38-40页 |
·N_2在Pd(111)、Pt(111)、Rh(111)及其合金表面的吸附 | 第40-42页 |
·CO_2在Pd(111)、Pt(111)、Rh(111)及其合金表面的吸附 | 第42-44页 |
·H_2在Pd(111)、Pt(111)、Rh(111)及其合金表面的吸附 | 第44-48页 |
·NO在Pd(111)、Pt(111)、Rh(111)及其合金表面的吸附 | 第48-52页 |
·CO在Pd(111)、Pt(111)、Rh(111)及其合金表面的吸附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Pd、Pt、Rh及其合金表面上NO+CO部分反应过程的计算研究 | 第56-64页 |
·NO-N+O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57-59页 |
·N+N-N_2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59-60页 |
·CO+O-CO_2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