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言第11-1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三、研究现状第13页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第一章 混合学习概述第14-22页
 第一节 混合学习产生的背景第14页
 第二节 混合学习的定义第14-17页
  一、国外学者的定义第15-16页
  二、国内学者的定义第16-17页
  三、笔者的理解第17页
 第三节 混合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学习理论第17-18页
  二、教育传播理论第18-19页
  三、活动理论第19-20页
 第四节 混合学习的混合成分第20页
 第五节 混合学习的四个教学环节第20-22页
第二章 MOODLE平台介绍第22-31页
 第一节 开源软件的应用现状第22-23页
  一、开源软件的定义第22页
  二、开源软件应用于教育中优势第22页
  三、开源软件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第22-23页
 第二节 Moodle平台概述第23-24页
  一、平台简介第23页
  二、应用现状第23-24页
 第三节 Moodle平台的功能特点第24-29页
  一、网站管理功能第24-25页
  二、课程管理功能第25-28页
  三、版块的添加第28-29页
 第四节 Moodle平台应用于混合学习的优势分析第29-31页
  一、Moodle与其他虚拟学习环境的功能比较第29-30页
  二、Moodle应用于混合学习的优势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的设计第31-49页
 第一节 现有的混合学习设计流程第31-33页
  一、J.伯森的四个基本环节第31-32页
  二、李克东的“八个环节”第32-33页
 第二节 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设计概述第33-35页
 第三节 前期分析第35-38页
  一、教学目标分析第35-36页
  二、教学内容分析第36-37页
  三、学习者分析第37-38页
 第四节 学习活动设计第38-47页
  一、教学过程的模块化第38页
  二、课程导入模块的设计第38-39页
  三、学习活动的设计第39-47页
 第五节 学习效果评估设计第47-49页
第四章 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的应用第49-63页
 第一节 应用研究基本情况介绍第49页
 第二节 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解读第49-51页
  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说明第49-50页
  二、上海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说明第50-51页
 第三节 “信息技术及信息处理工具”教学设计第51-59页
  一、前期分析第52-53页
  二、学习活动设计第53-55页
  三、Moodle中的内容呈现第55-58页
  四、学习效果评估第58-59页
 第四节 实验的数据分析第59-63页
结语第63-65页
 一、研究结论第63页
 二、本研究的不足第63页
 三、以后的研究设想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一: 常用评价量规第67-71页
附录二: 访谈内容第71-72页
附录三: 实验组调查问卷第72-73页
附录四: 对照组调查问卷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泛数据收集应用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