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探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设计第12-1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设计第13-15页
第二章 概述第15-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第二节 研究目标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价值第17-18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第18-19页
第三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第19-28页
 第一节 混合学习第19-22页
  一、混合学习的产生及概念的解析第19-21页
  二、混合学习的内涵第21-22页
 第二节 混合学习相关理论第22-25页
  一、一般学习理论第22-23页
  二、弹性学习理论第23页
  三、认知弹性理论第23-25页
  四、后现代主义理论第25页
 第三节 混合学习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第25-28页
  一、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第25-26页
  二、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第26-28页
第四章 教师培训与合作研修之混合式学习设计第28-55页
 第一节 参训教师分析第28-33页
  一、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第28-30页
  二、成人认知发展特征第30-31页
  三、参加培训教师能力倾向分析第31页
  四、远程学习心理特征分析第31-33页
 第二节 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的分析第33-35页
 第三节 培训策略设计第35-37页
 第四节 混合式培训评价设计第37-40页
 第五节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合作研修之混合式培训模块设计第40-55页
  一、校本合作研修模块第44-47页
  二、在线学习模块第47-53页
  三、半离线模块第53-55页
第五章 混合学习模式平台实现、应用及评价第55-75页
 第一节 平台选择第55-57页
 第二节 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57-65页
 第三节 模式应用及其效果分析第65-74页
  一、试点应用第65-69页
  二、效果分析及评价第69-74页
 第四节 对后续培训及平台的改进建议第74-75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第75-79页
 第一节 研究总结第76-77页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第77-79页
附录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地理空间数据图形符号标准研究--以上海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