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本中鲁迅小说的文本解读问题与对策--以《阿Q正传》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0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0-12页 |
1、文本的意义探寻 | 第12-25页 |
·“文本”等概念的辨析 | 第12-13页 |
·文本阐释的维度 | 第13-21页 |
·时代背景 | 第13-16页 |
·作者意图 | 第16-18页 |
·作品意图 | 第18-20页 |
·多维互动 | 第20-21页 |
·文本主题的读解 | 第21-25页 |
·历史轨迹 | 第21-24页 |
·综合述评 | 第24-25页 |
2. 文本的微观分析 | 第25-41页 |
·人物深层心理 | 第25-30页 |
·典型论争之启示 | 第25-27页 |
·阿Q之自我心理 | 第27-30页 |
·叙事话语模式 | 第30-36页 |
·叙事空间四题 | 第36-41页 |
·空间景物 | 第36-37页 |
·酒店 | 第37-39页 |
·土谷祠 | 第39-40页 |
·阿Q挨打 | 第40-41页 |
3 高中鲁迅小说文本教学策略 | 第41-50页 |
·新课程背景 | 第41-42页 |
·高扬读者大旗 | 第41-42页 |
·整合教学资源 | 第42页 |
·独立阅读策略 | 第42-49页 |
·期待视野 | 第43-45页 |
·召唤结构 | 第45-46页 |
·视野融合 | 第46-49页 |
·个性化阅读 | 第49-50页 |
4 结语 | 第50-53页 |
·两点结论 | 第50-51页 |
·三点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