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基于顾客视角的销售促进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3页
表目录第13-16页
图目录第16-1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30页
   ·研究背景第17-22页
     ·品牌资产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兴起第17-20页
     ·企业销售促进活动的增长第20-21页
     ·品牌资产与销售促进关系之谜第21-22页
   ·研究动机、问题与研究目的第22-25页
     ·研究动机与问题第22-24页
     ·研究目的第24-25页
   ·研究方法、过程与技术路线第25-27页
     ·研究方法第25页
     ·研究过程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27-30页
     ·研究内容第27-28页
     ·论文结构第28-30页
第二章 理论文献回顾第30-64页
   ·品牌第30-32页
     ·品牌的历史第30-31页
     ·品牌的定义第31-32页
   ·品牌资产的概念第32-38页
     ·资产定义的困惑第32-33页
     ·多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概念第33-37页
     ·对品牌资产概念的评述第37-38页
   ·品牌资产构成的维度第38-47页
     ·品牌形象第38-41页
     ·品牌知晓度第41-42页
     ·感知品质第42-44页
     ·品牌忠诚度第44-47页
   ·销售促进第47-56页
     ·定义第47-49页
     ·销售促进工具及其分类第49-52页
     ·价格折扣与赠品第52-54页
     ·以顾客为基础的销售促进理论第54-56页
   ·销售促进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第56-58页
   ·本研究涉及到的几种调节变量第58-61页
     ·产品种类第58-59页
     ·来源国效应第59-60页
     ·涉入程度第60-61页
   ·对过去文献的评述第61-64页
第三章 概念模型的构建第64-82页
   ·研究视角第64-72页
     ·以顾客为导向进行品牌资产研究第64-66页
     ·从品牌传播角度看待销售促进对品牌资产的作用第66-68页
     ·从顾客获利角度看待销售促进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第68-70页
     ·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视角考察品牌资产第70-72页
   ·销售促进方式的界定第72页
   ·品牌资产测量维度的界定第72-78页
     ·Martin&Brown品牌资产测量维度第72-73页
     ·Aaker品牌资产测量维度第73-75页
     ·Keller品牌资产测量维度第75-77页
     ·本研究品牌资产构成维度的界定第77-78页
   ·对其他中间调节变量的界定第78-79页
     ·产品类型第78-79页
     ·来源国第79页
     ·涉入程度第79页
   ·模型的构建第79-82页
     ·模型的表达形式第79-80页
     ·对模型的几点说明第80-81页
     ·实证中要解决的问题第81-82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82-107页
   ·研究假设第82-90页
     ·销售促进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第82-83页
     ·货币与非货币性销售促进对品牌资产影响的差别第83-84页
     ·产品类型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第84-85页
     ·品牌来源国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第85-86页
     ·涉入程度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第86-87页
     ·以顾客利益作为中间变量对销售促进在建立品牌资产上的影响第87-88页
     ·研究假设总结第88-90页
   ·问卷设计第90-96页
     ·问卷中各个变量测项产生的理论基础第90-91页
     ·促销方式第91-93页
     ·涉入程度第93页
     ·产品类型和来源国第93-94页
     ·销售促进对顾客的利益第94-95页
     ·品牌资产第95-96页
   ·问卷设计与前测第96-103页
     ·信度检验第96-98页
     ·效度检验第98-99页
     ·前测结果的分析及处理第99-103页
   ·问卷调查过程第103-106页
     ·对无销售促进与有销售促进情形的研究设计第103-104页
     ·对货币性销售促进与非货币性销售促进的研究设计第104页
     ·对调节变量的研究设计第104-105页
     ·对虚拟品牌的研究设计第105-106页
   ·资料分析方法第106-107页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第107-155页
   ·问卷回收与资料整理第107-108页
   ·假设检验一:无销售促进情形与有销售促进情形的比较第108-118页
     ·资料整理第108-109页
     ·信度分析第109-113页
     ·效度检验第113-116页
     ·配对样本t检验与假设验证第116-118页
   ·假设检验二:货币性销售促进与非货币性销售促进第118-126页
     ·资料整理第118-119页
     ·信度分析第119-122页
     ·效度分析第122-123页
     ·独立样本t检验与假设验证第123-126页
   ·假设检验三:调节变量的影响第126-141页
     ·资料整理第126页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126-129页
     ·假设检验第129-141页
   ·假设检验四:顾客从销售促进中获得的利益第141-144页
   ·补充假设检验:来自虚拟品牌的验证第144-150页
     ·资料整理第144-145页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145-147页
     ·假设检验第147-150页
   ·小结与讨论第150-155页
     ·假设检验小结第150-152页
     ·讨论第152-155页
第六章 管理启示第155-166页
   ·企业的销售促进活动并不一定会损伤其品牌资产第155-156页
   ·企业应该区别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销售促进,且多考虑后者第156-158页
   ·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企业选用的销售促进方式要所有变化第158页
   ·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的销售促进效果会有所不同第158-159页
   ·对知名度不大的品牌,销售促进是一种重要的推介手段第159页
   ·从顾客获得利益方面考虑销售促进方式的制定第159-160页
   ·企业应多采取一些独特的销售促进方式第160-162页
   ·销售促进活动是一种重要的企业传播品牌的手段第162-163页
   ·品牌资产的建立,需要销售促进活动与其它营销手段并行第163-166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66-176页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66-169页
   ·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第169-172页
     ·学术价值第169-170页
     ·实践意义第170-172页
   ·研究的局限性第172-173页
   ·后续研究建议第173-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9页
 中文部分第176-177页
 英文部分第177-189页
后记第189-191页
附录第191-224页
 附录一: 功能型产品无销售促进情形(问卷一)第191-194页
 附录二: 享乐型产品无销售促进情形(问卷二)第194-197页
 附录三: 功能型产品货币性销售促进情形(问卷三)第197-200页
 附录四: 享乐型产品货币性销售促进情形(问卷四)第200-203页
 附录五: 功能型产品非货币性销售促进情形(问卷五)第203-206页
 附录六: 享乐型产品非货币性销售促进情形(问卷六)第206-209页
 附录七: 功能型国际品牌货币性销售促进情形(问卷七)第209-212页
 附录八: 功能型国际品牌非货币性销售促进情形(问卷八)第212-215页
 附录九: 虚拟品牌无销售促进情形(问卷九)第215-218页
 附录十: 虚拟品牌货币销售促进情形(问卷十)第218-221页
 附录十一: 虚拟品牌非货币销售促进情形(问卷十一)第221-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中国基金高管团队与基金绩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