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旧词新义及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第一节 旧词新义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旧词新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5页 |
·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本研究概说 | 第16-2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材料及语料库的建立 | 第19-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基于语料库的旧词新义演变情况考察 | 第24-39页 |
第一节 旧词新义演变的途径 | 第24-32页 |
·喻指 | 第24-25页 |
·引申 | 第25-26页 |
·替代 | 第26-28页 |
·搭配变更 | 第28-29页 |
·其他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旧词新义演变的类型 | 第32-35页 |
·单一类型 | 第32-34页 |
·综合类型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旧词新义演变的原因 | 第35-39页 |
·社会原因 | 第35-36页 |
·交际主体的原因 | 第36-37页 |
·语言原因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旧词新义对比研究 | 第39-55页 |
第一节 新、旧义用量的对比分析 | 第39-44页 |
·用量数据统计 | 第39-42页 |
·用量情况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新、旧义语域的对比分析 | 第44-50页 |
·由专门语域到社会生活语域 | 第45-46页 |
·由社会生活语域到专门语域 | 第46-48页 |
·各专门语域之间的转化 | 第48-50页 |
第三节 新、旧义主要特征的对比分析 | 第50-55页 |
·新义的适用范围及意义的延展性 | 第50-51页 |
·新义的系统性、关联性 | 第51-52页 |
·新义的偶然性和不稳定性 | 第52-53页 |
·新义的民族性 | 第53-55页 |
第四章 面向对外汉语的旧词新义教学探讨 | 第55-64页 |
第一节 旧词新义教学的必要性 | 第55-57页 |
·利用旧词新义教学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55页 |
·利用旧词新义教学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 | 第55-56页 |
·利用旧词新义教学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旧词新义教学的思考 | 第57-64页 |
·新闻语言中旧词新义的高频显现与复现传播 | 第57-58页 |
·汉语旧词新义在报刊课教材中的基本状态 | 第58页 |
·教学建议 | 第58-64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4-67页 |
第一节 对现代汉语旧词新义的整体思考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