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国际资本流动风险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概述 | 第12-24页 |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资本 | 第12页 |
·国际资本 | 第12-13页 |
·国际资本流动 | 第13-14页 |
·国内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解释 | 第13-14页 |
·国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解释 | 第14页 |
·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 | 第14-20页 |
·欧文·费雪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第15页 |
·曼德尔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第15-16页 |
·麦克杜格尔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第16-18页 |
·托宾—马克卫兹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第18页 |
·“两缺口”理论 | 第18-20页 |
·现代货币危机理论 | 第20-24页 |
·克鲁格曼国际收支危机模型 | 第20-22页 |
·奥布斯特菲尔德的货币危机预期模型 | 第22-23页 |
·戴蒙德和戴维格的金融恐慌模型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国际资本流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30页 |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24页 |
·构建国际资本流动风险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指标体系 | 第26-30页 |
·宏观经济运行指标 | 第26-27页 |
·对外经济指标 | 第27-28页 |
·资本流动规模 | 第28-29页 |
·资本流动结构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国际资本流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第30-38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0页 |
·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 第30-31页 |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第30-31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第31页 |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BP 神经网络 | 第33-36页 |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风险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8-49页 |
·国际资本流动风险评价指标及数据 | 第38-39页 |
·建立评价集及风险等级的标准值 | 第39-40页 |
·隶属度的确定 | 第40-42页 |
·BP 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4-4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改革现行汇率制度 | 第49页 |
·稳步推动利率自由化改革 | 第49-50页 |
·建立和完善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预警和监测体系 | 第50页 |
·加强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