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绪论 | 第6-17页 |
| (一) 选题缘由 | 第6-7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二、德育实效性研究误区 | 第17-24页 |
| (一) 德育实效性的评判困惑 | 第17-19页 |
| (二) 学校德育的异化倾向 | 第19-21页 |
| (三) 学校德育责任泛化 | 第21-24页 |
| 三、德育实效性研究误区之归因分析 | 第24-34页 |
| (一) 学校德育评价标准设制不当 | 第24-26页 |
| (二) 学校德育与时代结合不足 | 第26-32页 |
| (三) 主体的异化 | 第32-34页 |
| 四、走出德育实效性研究的误区 | 第34-42页 |
| (一) 建构多层次、开放性的实效性研究体系 | 第34-36页 |
| (二) 厘清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责任 | 第36-39页 |
| (三) 还原学校德育的主体意义 | 第39-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