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内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思路与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18-20页 |
·国外学者的观点 | 第18页 |
·国内学者的观点 | 第18-20页 |
·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 第20-28页 |
·关联交易 | 第20-21页 |
·资产重组 | 第21-22页 |
·会计变更 | 第22-23页 |
·提前或推迟收入与费用的确认 | 第23-24页 |
·借助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 第24-25页 |
·资产评估 | 第25-26页 |
·股权投资 | 第26页 |
·新会计准则下增加的盈余管理空间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分析 | 第28-37页 |
·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 第28-32页 |
·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 | 第28-30页 |
·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 | 第30-31页 |
·政治成本动机 | 第31页 |
·税收动机 | 第31-32页 |
·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的识别方法与模型 | 第32-37页 |
·应计利润总额法 | 第32-35页 |
·管理后盈余分布法 | 第35-37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7-49页 |
·样本选择及描述 | 第37-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实证分析 | 第39-42页 |
·分析结论与建议 | 第42-49页 |
·分析结论 | 第42-43页 |
·建议 | 第43-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