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抗磨自修复剂在工程船舶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金属磨损自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金属自修复技术的理论研究 | 第12页 |
·金属自修复技术的研究应用 | 第12-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不同工况对金属抗磨修复剂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15页 |
·金属抗磨修复剂在挖泥船上的应用研究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2章 金属自修复添加剂主要成分的结构、性质 | 第17-20页 |
·金属自修复添加剂主要成分及其结构 | 第17-18页 |
·蛇纹石的性质 | 第18-19页 |
·蛇纹石的物理性质 | 第18页 |
·蛇纹石的化学性质 | 第18-19页 |
·蛇纹石的热学性质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金属磨损自修复原理 | 第20-25页 |
·金属自修复技术的来源 | 第20-21页 |
·金属自修复技术的原理 | 第21-23页 |
·第一阶段:表面接触与清理 | 第21-22页 |
·第二阶段:修复剂微粒表面凹坑处修复反应 | 第22页 |
·第三阶段:形成修复层 | 第22-23页 |
·金属修复层的物理特性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不同工况对金属抗磨自修复剂效果影响 | 第25-39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试验设备和材料 | 第25-28页 |
·试验设备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及试验过程 | 第26-28页 |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28-37页 |
·不同载荷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不同转速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不同磨损时间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不同润滑介质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摩擦副材料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金属抗磨修复剂在挖泥船上的应用研究 | 第39-56页 |
·挖泥船的工况简析 | 第39-40页 |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挖泥船的各柴油机参数 | 第40-42页 |
·研究方案 | 第42页 |
·油样的光谱分析讨论 | 第42-54页 |
·第一阶段的光谱数据对比 | 第43-49页 |
·第二阶段的光谱数据分析 | 第49-54页 |
·磨损表面分析 | 第54-55页 |
·抗磨修复剂在挖泥船上的研究结论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