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9-23页 |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 第19-20页 |
·并购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 | 第20-21页 |
·企业并购中的产权刚性转移并非知识有效转移 | 第21-22页 |
·企业并购中的有形资源整合并非知识有机整合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理论研究价值 | 第23-24页 |
·实践指导意义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论文框架与内容安排 | 第25-28页 |
·论文框架 | 第25-27页 |
·内容安排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8-32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五节 研究创新 | 第32-34页 |
·构建了知识治理视角下的企业并购获利机理模型 | 第32页 |
·验证了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探讨了企业并购中的知识整合机制 | 第33-3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34-58页 |
第一节 知识转移理论回顾 | 第34-43页 |
·知识转移的概念界定 | 第34-35页 |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知识转移理论 | 第35-38页 |
·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知识转移理论 | 第38-43页 |
第二节 知识整合理论回顾 | 第43-49页 |
·知识整合的概念演进 | 第43-44页 |
·知识整合能力理论 | 第44-46页 |
·知识整合过程与机制 | 第46-49页 |
第三节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研究述评 | 第49-58页 |
·基于并购动因的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第49-50页 |
·基于并购整合的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第50-54页 |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整合研究现状 | 第54-56页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56-58页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的获利机理:知识治理视角 | 第58-81页 |
第一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并购获利机理 | 第58-61页 |
·新古典经济学对并购获利机理的解释 | 第58-59页 |
·新制度经济学对并购获利机理的解释 | 第59-60页 |
·知识经济学对并购获利机理的解释 | 第60-61页 |
第二节 知识治理视角下的企业并购获利机理 | 第61-75页 |
·知识治理的成因与内涵 | 第61-64页 |
·不同知识治理机制的选择策略 | 第64-68页 |
·知识治理对并购获利机理的解释 | 第68-75页 |
第三节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演化模型 | 第75-81页 |
·基本假设 | 第75-76页 |
·模型构建 | 第76-81页 |
第四章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81-103页 |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特征与路径 | 第81-87页 |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特征 | 第81-84页 |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路径 | 第84-87页 |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不同阶段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87-92页 |
·企业并购前期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87-89页 |
·企业并购中期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89-90页 |
·企业并购后期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90-92页 |
第三节 企业并购不同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92-103页 |
·并购双方组织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92-95页 |
·并购双方群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95-99页 |
·并购双方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行为 | 第99-103页 |
第五章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效能影响因素 | 第103-158页 |
第一节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103-126页 |
·概念模型 | 第103-106页 |
·反应变量 | 第106-107页 |
·解释变量 | 第107-119页 |
·中介变量 | 第119-126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126-128页 |
·数据的来源 | 第126-127页 |
·变量的度量 | 第127-128页 |
第三节 数据预处理 | 第128-139页 |
·样本分布特征 | 第128-129页 |
·量表信度检验 | 第129-130页 |
·量表效度检验 | 第130-139页 |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 | 第139-152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39-145页 |
·各类影响因素的内部结构关系 | 第145-146页 |
·各类因素对知识转移效能作用的结构关系 | 第146-152页 |
第五节 结果讨论 | 第152-158页 |
·实证检验结果讨论 | 第152-155页 |
·对异常结果的解释 | 第155-158页 |
第六章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整合过程与模式 | 第158-177页 |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整合过程 | 第158-166页 |
·知识聚类阶段 | 第159-161页 |
·知识分解阶段 | 第161-163页 |
·知识重构阶段 | 第163-164页 |
·知识激活阶段 | 第164-166页 |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过程的熵流分析 | 第166-169页 |
·企业知识系统的熵流变化 | 第166-167页 |
·并购企业的正熵流分析 | 第167-168页 |
·并购企业知识整合的负熵效应 | 第168-169页 |
第三节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整合模式 | 第169-177页 |
·企业并购中的整合模式 | 第169-171页 |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 第171-173页 |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模式的划分 | 第173-177页 |
第七章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整合机制 | 第177-205页 |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的共享机制 | 第177-182页 |
·组织学习机制 | 第178-179页 |
·相互信任机制 | 第179-180页 |
·任务引导机制 | 第180-182页 |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的保护机制 | 第182-186页 |
·边界渗透机制 | 第182-184页 |
·危机管理机制 | 第184-185页 |
·知识最优配置机制 | 第185-186页 |
第三节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的互补机制 | 第186-192页 |
·互补性与协同性、异质性的关系 | 第187-189页 |
·面向附加型知识互补的系统化整合机制 | 第189-190页 |
·面向序列型知识互补的程序化整合机制 | 第190-191页 |
·面向交互型知识互补的协作化整合机制 | 第191-192页 |
第四节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的冲突调节机制 | 第192-200页 |
·知识冲突的成因与类型 | 第192-197页 |
·知识扩展机制 | 第197-198页 |
·统一协调机制 | 第198-199页 |
·激活竞争机制 | 第199-200页 |
第五节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机制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重点 | 第200-205页 |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机制的功能划分 | 第200-201页 |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机制的相互关系 | 第201-203页 |
·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机制的作用重点 | 第203-20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05-215页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205-209页 |
·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是知识型并购价值创造的根本来源 | 第205-206页 |
·知识转移伴随并购全过程并解除企业边界 | 第206-207页 |
·并购整合实施等因素对知识转移效能的作用各有不同 | 第207页 |
·采取适当的知识整合机制有利于实现并购协同效应 | 第207-209页 |
第二节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第209-212页 |
·对并购双方实现知识转移的启示 | 第209-211页 |
·对并购企业实施知识整合的启示 | 第211-212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第212-215页 |
·研究局限性 | 第212-213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213-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5-227页 |
致谢 | 第227-229页 |
问卷调查表 | 第229-233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