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基于方式演变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与空间协调配置方法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27页
        1.3.1 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演变第14-17页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公交的协调性分析第17-22页
        1.3.3 常规公交与快速公交的共享通行第22-27页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7-30页
        1.4.1 研究目的第27页
        1.4.2 研究对象第27-28页
        1.4.3 研究内容第28页
        1.4.4 技术路线第28-30页
第二章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演变特征及模式匹配方法第30-74页
    2.1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演变特征第31-57页
        2.1.1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变化特性第32-36页
        2.1.2 中小城市居民出行平均时耗特性第36-41页
        2.1.3 公共交通出行时耗与城市宏观发展指标关联分析第41-45页
        2.1.4 基于出行时耗的公共交通分担率模型第45-57页
    2.2 中小城市道路资源容量与公交发展模式的匹配方法第57-73页
        2.2.1 不同交通方式道路面积占用特性分析第57-65页
        2.2.2 道路容量与公交发展模式的匹配方法第65-68页
        2.2.3 算例分析第68-72页
        2.2.4 主要结论第72-73页
    2.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三章 城市空间形态与公交发展的协调性评价方法第74-116页
    3.1 城市空间形态与公共交通发展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5-87页
        3.1.1 构建原则第75-76页
        3.1.2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评价指标第76-84页
        3.1.3 城市空间发展形态评价指标第84-87页
    3.2 面向城市形态的公共交通发展协调度模型构建第87-94页
        3.2.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87-88页
        3.2.2 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第88-89页
        3.2.3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序参变量第89-90页
        3.2.4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形态要素协调发展指数第90-91页
        3.2.5 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公交协调度计算流程设计第91-94页
    3.3 实证研究第94-115页
        3.3.1 丹阳市城市形态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实例分析第95-106页
        3.3.2 常州市城市形态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实例分析第106-115页
    3.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四章 中小城市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共享运行的协调方法第116-151页
    4.1 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共享通行路段及共享站点运行特性分析第117-126页
        4.1.1 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共享路段及共享站点调查第117-118页
        4.1.2 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共享路段通行特性分析第118-120页
        4.1.3 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共享站点运行特性分析第120-126页
    4.2 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共享通行路段及站点共享协调方法第126-142页
        4.2.1 考虑时间效益的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共享路段协调方法第126-134页
        4.2.2 考虑空间资源利用的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共享站点协调方法第134-142页
    4.3 实证研究第142-149页
        4.3.1 考虑时间效益的共享路段协调分析第142-145页
        4.3.2 考虑空间资源利用的共享站点协调分析第145-149页
    4.4 本章小结第149-1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51-155页
    5.1 研究成果与结论第151-153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153页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第161-163页
致谢第163-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气候分析的城市中心商业区空间形态研究--以南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