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

发动机底护板对整车流场及发动机舱散热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汽车内外流场及发动机舱散热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汽车内外流场及发动机舱散热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发动机底护板的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流体流动的基本理论第16-29页
    2.1 流体流动及传热基本方程第16-19页
        2.1.1 质量守恒方程第17页
        2.1.2 动量方程第17-18页
        2.1.3 能量方程第18-19页
    2.2 湍流与湍流模型第19-24页
        2.2.1 湍流第19-20页
        2.2.2 雷诺时均法第20-21页
        2.2.3 湍流模型第21-23页
        2.2.4 近壁区处理第23-24页
    2.3 数值计算方法第24-26页
        2.3.1 离散方法介绍第24页
        2.3.2 有限体积法离散格式第24-25页
        2.3.3 求解算法第25-26页
    2.4 数值模拟流程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一维/三维联合仿真模型建立第29-43页
    3.1 三维几何模型第29-30页
        3.1.1 几何模型第29-30页
        3.1.2 计算域第30页
    3.2 三维模型网格划分第30-32页
        3.2.1 面网格及体网格的生成第30-31页
        3.2.2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31-32页
    3.3 三维仿真边界条件第32-36页
        3.3.1 外流场边界条件第32-33页
        3.3.2 内流场边界条件第33-35页
        3.3.3 温度场边界条件及求解参数设置第35-36页
    3.4 发动机冷却系统简介第36-37页
    3.5 一维仿真计算流程第37-38页
    3.6 冷却系统一维仿真模型第38-42页
        3.6.1 仿真模型及模块介绍第38-40页
        3.6.2 仿真参数第40-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整车流场及发动机舱散热特性研究第43-55页
    4.1 发动机底护板对整车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第43-44页
    4.2 高速工况下发动机舱散热特性研究第44-47页
        4.2.1 高速工况发动机舱温度场计算第45-46页
        4.2.2 高速工况发动机冷却系统计算第46-47页
    4.3 怠速工况下发动机舱内流场及其散热特性研究第47-50页
        4.3.1 怠速工况发动机舱内流场计算第47-48页
        4.3.2 怠速工况发动机舱散热特性计算第48-50页
    4.4 低速爬坡工况下发动机舱内流场及其散热特性研究第50-53页
        4.4.1 低速爬坡工况发动机舱内流场计算第50-51页
        4.4.2 低速爬坡工况发动机舱散热特性计算第51-53页
    4.5 三种工况的对比分析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发动机底护板参数对发动机舱散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第55-73页
    5.1 发动机底护板折边的影响第55-58页
    5.2 发动机底护板加强筋的影响第58-63页
        5.2.1 加强筋横向布置和纵向布置的影响第58-62页
        5.2.2 横向加强筋高度的影响第62-63页
    5.3 发动机底护板开口形式的影响第63-67页
        5.3.1 不同开口形式的影响第63-66页
        5.3.2 弧形开口结构的改进第66-67页
    5.4 发动机底护板开口位置的影响第67-72页
        5.4.1 斜板开口的影响第68-69页
        5.4.2 前部开口的影响第69-70页
        5.4.3 中部及两侧开口的影响第70-71页
        5.4.4 开口位置的综合分析第71-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结论第73-75页
    6.1 研究总结第73-74页
    6.2 研究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合制动意图的电液复合制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汽车尾气温差发电器冷却装置传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