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罗思文、安乐哲《孝经》译介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7页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2-17页
第一章 《孝经》的传播与译介第17-28页
    第一节 《孝经》在汉字文化圈的传播第18-20页
        一、《孝经》在日、韩等东亚国家的传播第18-20页
        二、《孝经》在新、马等东南亚国家的传播第20页
    第二节 《孝经》在欧美的译介第20-23页
        一、《孝经》在欧洲的译介第21-22页
        二、《孝经》在北美的译介第22-23页
    第三节 历来《孝经》英译本概况第23-28页
        一、以耶释儒—早期传教士《孝经》英译本第23-25页
        二、关注译文流畅性—海外华人及国内学者《孝经》英译本第25-27页
        三、从比较哲学视角出发—罗思文、安乐哲《孝经》英译本第27-28页
第二章 罗思文、安乐哲《孝经》译本的特色第28-43页
    第一节 哲学性阐释第29-32页
        一、副标题中声明是哲学翻译第30页
        二、多方面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第30-32页
    第二节 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第32-39页
        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第32-36页
        二、遣词造句第36-39页
    第三节 体例的创新第39-43页
        一、基本体例第39-40页
        二、创新之处第40-43页
第三章 罗、安《孝经》译本的基本思想第43-59页
    第一节 家庭:社会、政治模式第44-51页
        一、“家国天下”第44-47页
        二、“家国天下”对西方世界的启示第47-51页
    第二节 角色:儒家伦理精神第51-55页
        一、“儒家角色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第51-53页
        二、“儒家角色伦理学”的内容第53-54页
        三、“儒家角色伦理学”的得与失第54-55页
    第三节 人本:儒家宗教性第55-59页
        一、儒家不需要超验的“神”第55-57页
        二、共同创造第57-59页
第四章 罗、安《孝经》译本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第59-64页
    一、《孝经》英译的总体特点第59-60页
    二、罗、安《孝经》译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第60-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事主语句的话题结构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春秋执政卿文学文献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