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缘起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21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4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23-25页
2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概说第25-32页
    2.1 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概述第25-26页
        2.1.1 理论溯源第25-26页
        2.1.2 概念阐释第26页
    2.2 微作文概述第26-30页
        2.2.1 微作文的源头第26-27页
        2.2.2 微作文的定义第27页
        2.2.3 微作文的特点第27-29页
        2.2.4 微作文的类型第29页
        2.2.5 微作文序列第29-30页
    2.3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功能价值第30-32页
        2.3.1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第30-31页
        2.3.2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第31页
        2.3.3 挖掘学生的潜力第31-32页
3 初中微作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第32-45页
    3.1 学生和语文教师对微作文教学的认识现状第32-38页
        3.1.1 问卷显示学生对微写作的认识第32-35页
        3.1.2 访谈显示教师对微作文教学的认识第35-38页
    3.2 语文课堂中微作文教学的实践现状第38-42页
        3.2.1 教师指导现状第38-39页
        3.2.2 教师评讲现状第39-40页
        3.2.3 学生习作现状第40-42页
    3.3 初中微作文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2-45页
        3.3.1 没有遵循思维发展规律第43页
        3.3.2 对课程标准解读宽泛第43页
        3.3.3 没有独立的微作文序列第43-44页
        3.3.4 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第44页
        3.3.5 未发掘微作文的优势第44-45页
4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实践目标和原则第45-48页
    4.1 实践目标第45-46页
        4.1.1 提高写作教学效益第45页
        4.1.2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第45-46页
    4.2 实践原则第46-48页
        4.2.1 阶段性原则第46页
        4.2.2 系统性原则第46-47页
        4.2.3 主体性原则第47-48页
5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实践内容第48-61页
    5.1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编制思路第48-49页
        5.1.1 理论依据第48页
        5.1.2 思路简析第48-49页
    5.2 七年级“激情”微作文序列第49-53页
        5.2.1 内容呈现第49-51页
        5.2.2 设计依据第51-53页
    5.3 八年级“悟理”微作文序列第53-57页
        5.3.1 内容呈现第53-55页
        5.3.2 设计依据第55-57页
    5.4 九年级“思辨”微作文序列第57-59页
        5.4.1 内容呈现第57-58页
        5.4.2 设计依据第58-59页
    5.5 贯穿各年级的“求新”微作文序列第59-61页
        5.5.1 内容呈现第59-60页
        5.5.2 设计依据第60-61页
6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第61-84页
    6.1 侧重形象思维发展的“激情”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第61-70页
        6.1.1 进行观察与积累训练第61-64页
        6.1.2 展开联想与想象训练第64-68页
        6.1.3 采取贯穿情感的方式第68-70页
    6.2 侧重逻辑思维发展的“悟理”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第70-76页
        6.2.1 运用归纳与演绎第70-72页
        6.2.2 采用分析与综合第72-74页
        6.2.3 借助抽象与概括第74-76页
    6.3 侧重辩证思维发展的“思辨”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第76-78页
        6.3.1 指导学生把握辩证思维的原理第76-77页
        6.3.2 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辩证思维训练第77页
        6.3.3 甄选课外材料,强化辩证思维意识第77-78页
    6.4 侧重创造思维发展的“求新”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第78-82页
        6.4.1 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第78-79页
        6.4.2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写作第79-81页
        6.4.3 指导学生实现细节创新第81-82页
    6.5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第82-84页
        6.5.1 注意思维形式的交叉共存性第82-83页
        6.5.2 注意思维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第83-84页
7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评价措施第84-87页
    7.1 评价理念科学化第84-85页
        7.1.1 与训练目标一致第84页
        7.1.2 科学地制定评价标准第84-85页
    7.2 评价方式多样化第85-87页
        7.2.1 提倡面批面改第85页
        7.2.2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第85-86页
        7.2.3 建立学生评价档案第86-87页
结语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第92-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古诗词图像化教学方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中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