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1.1.1 游戏教学符合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 第10页 |
1.1.2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现状问题重重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丰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 | 第11页 |
1.2.2 为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1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游戏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游戏教学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3 游戏教学与教育游戏概念辨析 | 第20-21页 |
2.2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21-22页 |
2.2.2 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 第22页 |
2.2.3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第22-23页 |
2.3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特征 | 第23-24页 |
2.3.1 以情境性为特征的游戏教学氛围 | 第23-24页 |
2.3.2 以趣味性为特征的游戏教学内容 | 第24页 |
2.3.3 以多样性为特征的游戏教学形式 | 第24页 |
2.3.4 以合作性为特征的游戏主体关系 | 第24页 |
2.4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原则 | 第24-26页 |
2.4.1 目的性原则 | 第24-25页 |
2.4.2 生成性原则 | 第25页 |
2.4.3 形式多样性原则 | 第25-26页 |
2.4.4 全面参与性原则 | 第26页 |
2.5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功能 | 第26-29页 |
2.5.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26-27页 |
2.5.2 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 第27页 |
2.5.3 融合师生关系 | 第27-29页 |
3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29-44页 |
3.1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现状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29-30页 |
3.2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3.2.1 教师普遍认可游戏教学 | 第30-32页 |
3.2.2 学生对游戏教学兴趣浓厚 | 第32-36页 |
3.3 现存问题 | 第36-44页 |
3.3.1 游戏难以兼顾教学性与趣味性 | 第36-37页 |
3.3.2 游戏内容不符合学生水平 | 第37-38页 |
3.3.3 游戏过程缺乏秩序 | 第38页 |
3.3.4 游戏形式单一 | 第38-40页 |
3.3.5 游戏缺乏创造性 | 第40-41页 |
3.3.6 学生参与面不够广 | 第41-44页 |
4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提升策略 | 第44-53页 |
4.1 游戏氛围情境化策略 | 第44-45页 |
4.1.1 布置提升兴趣 | 第44-45页 |
4.1.2 音乐推动情绪 | 第45页 |
4.2 游戏内容趣味化策略 | 第45-47页 |
4.2.1 挑战因子引成就 | 第45-46页 |
4.2.2 竞争机制添激励 | 第46-47页 |
4.3 游戏过程有序化策略 | 第47-48页 |
4.3.1 游戏规则促管理 | 第47页 |
4.3.2 教学机智助监控 | 第47-48页 |
4.4 游戏形式丰富化策略 | 第48-50页 |
4.4.1 游戏资源勤补给 | 第48-49页 |
4.4.2 游戏类别善开发 | 第49-50页 |
4.5 游戏参与面扩大化策略 | 第50-51页 |
4.5.1 以学生个体带集体 | 第50页 |
4.5.2 以师生合作带集体 | 第50-51页 |
4.6 游戏评价多元化策略 | 第51-53页 |
4.6.1 爱之鼓励育情感 | 第51-52页 |
4.6.2 深刻反思促前行 | 第52-53页 |
5 反思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