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基于仿真实验的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9-12页
        1.1.1 新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对学生实验的要求第9页
        1.1.2 当今物理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第9-10页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第10-11页
        1.1.4 本地区高中物理仿真实验教学现状第11-12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第13-15页
2 理论综述第15-2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2.1.1 仿真实验的物理含义第15页
        2.1.2 可视化概念界定第15页
        2.1.3 可视化教学概念的内涵第15-16页
    2.2 仿真实验可视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2.2.1 学习认知理论第16页
        2.2.2 脑科学和学习心理学第16-17页
        2.2.3 可视化教学和建构主义第17-18页
        2.2.4 认知负荷理论第18-19页
    2.3 仿真实验可视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第19-21页
        2.3.1 空间接近原则第19页
        2.3.2 时间接近原则第19页
        2.3.3 通道原则第19-20页
        2.3.4 冗余原则第20页
        2.3.5 一致性原则第20-21页
3 高中物理教学与可视化教学第21-27页
    3.1 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1-22页
        3.1.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第21页
        3.1.2 高中物理教学的问题分析第21-22页
            3.1.2.1 学生因素第21-22页
            3.1.2.2 教材因素第22页
            3.1.2.3 教师因素第22页
            3.1.2.4 教学过程因素第22页
    3.2 可视化教学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适用性第22-27页
        3.2.1 可视化教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第23页
        3.2.2 教学过程的可视化可促进学生的认知第23-25页
        3.2.3 以仿真实验为可视化契口,增强教学效果第25-26页
        3.2.4 注重教学的反思和创新,利用可视化优化教学策略第26-27页
4 仿真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第27-47页
    4.1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可视化教学研究第27-36页
        4.1.1 实验原理第27页
        4.1.2 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第27-28页
        4.1.3 中学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的局限性第28页
        4.1.4 运用仿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的可行性第28页
        4.1.5 研究方法第28-29页
        4.1.6 教学实践过程第29-36页
    4.2 交变电流仿真实验的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第36-45页
        4.2.1 交变电流的概念以学习的困难第36页
        4.2.2 运用仿真实验演示交变电流的可行性第36页
        4.2.3 研究方法第36-37页
        4.2.4 教学实践过程第37-45页
    4.3 学生课后作业情况分析第45页
    4.4 开展仿真实验实践研究后对学生的影响第45-47页
5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7-50页
    5.1 结论与反思第47-48页
    5.2 仿真实验可视化教学的研究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课堂提问行为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图形组织者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