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财务公司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7-19页 |
第2章 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企业能力理论 | 第20页 |
2.2.2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20-22页 |
2.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4 财务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 第22-24页 |
2.4.1 财务公司的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2.4.2 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素构成及评价体系 | 第25-37页 |
3.1 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要素 | 第25-26页 |
3.2 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3.2.1 资源因素 | 第26-27页 |
3.2.2 能力因素 | 第27-28页 |
3.2.3 内部整合因素 | 第28-29页 |
3.2.4 外部环境因素 | 第29-30页 |
3.3 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36页 |
3.3.1 评价原则 | 第30-31页 |
3.3.2 评价思路 | 第31-32页 |
3.3.3 指标选取 | 第32-35页 |
3.3.3.1 资源因素指标 | 第32-33页 |
3.3.3.2 能力因素指标 | 第33-34页 |
3.3.3.3 内部整合因素指标 | 第34-35页 |
3.3.3.4 外部环境因素指标 | 第35页 |
3.3.4 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分析 | 第37-62页 |
4.1 突变级数法 | 第37-41页 |
4.1.1 突变级数法原理 | 第38-40页 |
4.1.2 突变级数法的建模步骤 | 第40-41页 |
4.2 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第41-55页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41-43页 |
4.2.2 指标筛选 | 第43-48页 |
4.2.3 指标计算 | 第48-55页 |
4.3 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4.3.1 整体分析 | 第55-56页 |
4.3.2 单因素分析 | 第56-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促进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2-67页 |
5.1 多方协同促进资源集聚 | 第62-63页 |
5.2 促进“四性”平衡 | 第63-64页 |
5.2.1 加强业务创新 | 第63页 |
5.2.2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 第63页 |
5.2.3 以服务能力提升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 | 第63-64页 |
5.3 不断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 第64-65页 |
5.3.1 以需求为导向把握功能定位 | 第64页 |
5.3.2 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促治理结构优化 | 第64-65页 |
5.3.3 以机制创新实现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 第65页 |
5.4 着力建设金融和产业生态圈 | 第65-67页 |
5.4.1 提升金融意识与金融渗透能力 | 第65-66页 |
5.4.2 有序推进“走出去”战略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