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史论文

云南省官办教育经费研究(1912-1937)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24页
    一、选题缘由第9-11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1-22页
        (一)民国教育经费研究第11-17页
        (二)民国云南教育史研究第17-20页
        (三)其它相关问题研究第20-22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22-23页
        (一)教育经费第22页
        (二)官办教育经费第22-23页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23-24页
        (一)资料来源第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一章 民国云南的教育发展概况第24-47页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行政变迁第24-35页
        一、晚清云南省教育行政改革第24-27页
        二、民国时期省教育行政的变迁与发展第27-30页
        三、民国县、街村教育行政的变革与发展第30-35页
    第二节 新式教育体制的充实与发展第35-47页
        一、高等教育的萌发第35-38页
        二、中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第38-42页
        三、初等教育的发展第42-44页
        四、社会教育的缓慢发展第44-47页
第二章 官办教育经费管理机制第47-68页
    第一节 省教育经费管理机制的变迁与发展第47-56页
        一、财政机关统收统支第47-49页
        二、省教育经费委员会自收自支第49-56页
    第二节 县教育经费管理机制的继承与发展第56-64页
        一、劝学所征管时期第56-59页
        二、县教育局和教育经费经费委员会征管时期第59-64页
    第三节 省、县教育经费管理机制的发展及特点第64-68页
        一、在晚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第64-65页
        二、经费管理制度化与相对公开化第65-68页
第三章 云南官办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收入第68-83页
    第一节 省教育经费来源与收入第68-74页
        一、省财政机关拨款第68-70页
        二、教育经费委员会征管与拨支第70-74页
    第二节 县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收入第74-79页
        一、公产租、息第74-77页
        二、捐税收入第77-78页
        三、学费及杂项收入第78-79页
    第三节 省、县教育经费来源收入的特点和差异第79-83页
        一、对传统教育经费来源的继承与发展第79-81页
        二、来源、收入差异及稳定性第81-83页
第四章 官办教育经费的支出第83-103页
    第一节 省、县教育经费支出(1912-1928)第83-89页
        一、省教育经费支出第83-86页
        二、县教育经费支出第86-89页
    第二节 省、县教育经费独立后的支出第89-97页
        一、教育行政第89-92页
        二、学校经费第92-95页
        三、留学教育、社会教育、临时经费第95-97页
    第三节 云南省县教育经费支出分析第97-103页
        一、支出范围的扩大、支出金额相对增加第97-98页
        二、教育经费支出不均第98-103页
第五章 官办教育经费对云南省教育的影响第103-119页
    第一节 影响教育建设的整体水平第103-109页
        一、教育经费的初步增长,教育的短期发展第103-104页
        二、挪充军费,教育发展缓慢第104-106页
        三、教育经费独立,经费充实第106-109页
    第二节 支出差异导致教育建设差异第109-116页
        一、学区学校——以1935年、1936年两年中等学校办学情况为例第109-113页
        二、省、县(市)学校的办学第113-116页
    第三节 影响教育的具体建设第116-119页
        一、影响教育督查工作第116-117页
        二、影响学校的正常办学第117-119页
结语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4页
附录第124-12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寄宿制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
下一篇:硕士研究生学习成功感、学习投入和积极完美主义的现状及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