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堂教学的困境:缺失一致性 | 第9-11页 |
1.1.1 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不一致 | 第9-10页 |
1.1.2 教与学不一致 | 第10-11页 |
1.1.3 课堂评价与教、学不一致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研究文献的查阅及定量分析 | 第11-12页 |
1.2.2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原则的内涵 | 第12-13页 |
1.2.3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流程 | 第13页 |
1.2.4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原则的学科应用研究 | 第13-15页 |
1.2.5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原则所取得的成效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2 “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2.1.1 “基于标准的教学 | 第17-18页 |
2.1.2 “教学评一致性” | 第18-19页 |
2.1.3 教学评价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2.1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第20-23页 |
2.2.2 课堂评价理论 | 第23-24页 |
2.2.3 课堂观察理论 | 第24-27页 |
3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地理教学设计 | 第27-40页 |
3.1 地理学习目标设计 | 第27-30页 |
3.2 地理教学评价设计 | 第30-32页 |
3.3 地理课堂观察量表设计 | 第32-33页 |
3.4 地理课堂教学反思设计 | 第33-40页 |
4 高中地理“教学评一致性”不同课型的案例设计 | 第40-58页 |
4.1 高中地理新授课案例设计 | 第40-48页 |
4.2 高中地理习题课案例设计 | 第48-51页 |
4.3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案例设计 | 第51-5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5.2 本文的局限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