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1. 个人研究旨趣 | 第11页 |
2. 时代发展之需 | 第11-12页 |
3. 已有研究的匮乏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3. 相关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 文献法 | 第21页 |
2. 跨学科研究法 | 第21-22页 |
3. 问卷调查法 | 第22-23页 |
一、从离身走向具身:学习方式变革的理论阐释 | 第23-32页 |
(一)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技术支持 | 第23-25页 |
1. 大数据的特征 | 第23-24页 |
2.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机遇 | 第24-25页 |
(二) 离身学习:传统学习方式的本质 | 第25-28页 |
1. 离身学习的内涵 | 第25-26页 |
2. 离身学习的特征 | 第26页 |
3. 离身学习的表征方式 | 第26-28页 |
(三) 具身学习:现代学习方式的旨归 | 第28-32页 |
1. 具身学习的内涵 | 第28-29页 |
2. 具身学习的特征 | 第29-30页 |
3. 具身学习的表征方式 | 第30-32页 |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 | 第32-54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32-34页 |
1. 样本概况 | 第32页 |
2. 样本具体分布 | 第32-34页 |
(二) 调查工具 | 第34-36页 |
1. 问卷编制 | 第34-36页 |
2. 问卷试测 | 第36页 |
3. 问卷施测 | 第36页 |
(三) 调查实施 | 第36-38页 |
1. 大学生学习方式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36-37页 |
2. 大学生学习方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37-38页 |
(四) 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 | 第38-54页 |
1. 认知现状:倾向并认可具身学习 | 第38-40页 |
2. 表现现状:时空拓展、范围拓宽、互联网融合与多感官体验 | 第40-43页 |
3. 适应现状:学习主体想法与现实行为相互矛盾 | 第43-45页 |
4. 学习环境现状:网络环境基本完善、心理环境适应平稳 | 第45-47页 |
5. 情境及体验现状:学习过程注重情境感知并体验丰富 | 第47-48页 |
6. 学习资源现状:数字化资源受青睐但仍需改进 | 第48-50页 |
7. 学习媒介现状:网络移动媒介成“新宠”而问题不容忽视 | 第50-52页 |
8. 满意度与问题现状:满意度不高,更向往具身学习 | 第52-54页 |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 第54-65页 |
(一)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呈现 | 第54-56页 |
1. 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 | 第54-55页 |
2. 学习过程:多感官情境感知 | 第55页 |
3. 学习体验:涉身“流”式感受 | 第55-56页 |
4. 学习时空:泛在交互 | 第56页 |
(二)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56-60页 |
1. 低效的资源利用 | 第57页 |
2. 停留表层的学习 | 第57-58页 |
3. 欠缺的教师引导 | 第58-59页 |
4. 不利的学习环境 | 第59-60页 |
(三)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60-65页 |
1. 学习者自身:缺乏质疑、自制力弱 | 第61-62页 |
2. 大数据环境:信息安全弱、内容失真严重 | 第62-63页 |
3. 教师角色:观念落后、数据运用能力不足 | 第63-65页 |
四、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路径 | 第65-71页 |
(一) 提升学习者数据素养 | 第65-66页 |
(二) 创设绿色数据环境 | 第66-68页 |
(三) 养成教师数据思维 | 第68-69页 |
(四) 加快建构智慧校园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