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6-11页 |
1.1.1 实践背景:阅读投入对于阅读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 第6-9页 |
1.1.2 理论背景:阅读投入研究的实证趋势 | 第9-11页 |
1.1.3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2.1 国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第17-22页 |
2.1.1 “学生投入”的研究 | 第17-19页 |
2.1.1.1 涵义的探讨 | 第17-19页 |
2.1.1.3 从本体研究走向功能的探索 | 第19页 |
2.1.2 对“阅读投入”的正面思考 | 第19-22页 |
2.1.2.1 概念导向阅读教学模式的提出 | 第20-21页 |
2.1.2.2 在阅读评估项目中走向成熟 | 第21-22页 |
2.2 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 | 第22-26页 |
2.2.1 阅读投入的作用机制 | 第23页 |
2.2.2 阅读动机的影响 | 第23页 |
2.2.3 教师的中介作用 | 第23-24页 |
2.2.4 阅读投入的特质 | 第24页 |
2.2.5 国内外研究特点分析 | 第24-26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3.1 艾斯汀的学生投入理论 | 第26-28页 |
3.2 费恩的参与认同模式 | 第28-29页 |
3.3 纽曼的学生投入理论 | 第29-31页 |
第4章 小学语文阅读投入的理论框架 | 第31-37页 |
4.1 深化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投入范畴的理解 | 第31-33页 |
4.1.1 小学生语文阅读投入结构要素 | 第31-32页 |
4.1.2 小学生语文阅读投入的前提假设 | 第32-33页 |
4.2 语文阅读投入的基本维度 | 第33-34页 |
4.2.1 时间量 | 第33页 |
4.2.2 专注度 | 第33-34页 |
4.2.3 参与度 | 第34页 |
4.3 阅读投入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4.4 阅读投入的功能 | 第35-37页 |
第5章 调查分析 | 第37-56页 |
5.1 调查设计 | 第37-40页 |
5.2 调查结果 | 第40-56页 |
5.2.1 小学语文阅读投入的基本情况 | 第40-44页 |
5.2.2 小学语文阅读投入的影响因素 | 第44-5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6-6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59页 |
6.1.1 小学生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的时间较多 | 第56页 |
6.1.2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能保持较好的专注度 | 第56页 |
6.1.3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参与度具有个体差异 | 第56-57页 |
6.1.4 阅读环境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投入具有支持作用 | 第57页 |
6.1.5 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阅读 | 第57-58页 |
6.1.6 教师在多个方面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投入 | 第58-59页 |
6.2 建议 | 第59-63页 |
6.2.1 增加具有投入意义的阅读时间 | 第59-60页 |
6.2.2 重视同伴互动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 第60页 |
6.2.3 合理运用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 | 第60-61页 |
6.2.4 加强认知性阅读的学习 | 第61页 |
6.2.5 营造和维持良好的阅读环境 | 第61页 |
6.2.6 发挥教师是在培养学生阅读投入中的重要作用 | 第61-63页 |
结束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 第73-75页 |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