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导航级大范围室内定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定位技术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室内定位的发展现状第12-17页
        1.2.1 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第12-13页
        1.2.2 基于UWB的室内定位第13-14页
        1.2.3 基于激光雷达的室内定位第14-15页
        1.2.4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室内定位第15-16页
        1.2.5 基于超声波的室内定位第16-17页
    1.3 本文的动机和贡献第17-19页
        1.3.1 动机第17-19页
        1.3.2 主要贡献第19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9-22页
第二章 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案建模设计第22-48页
    2.1 硬件模型单元第23-40页
        2.1.1 分体超声波接收单元第23-30页
        2.1.2 分体超声波发送单元第30-34页
        2.1.3 超声波收发主板单元第34-38页
        2.1.4 ZigBee通讯单元第38-40页
    2.2 工作模式简介第40-41页
        2.2.1 环境部署第40页
        2.2.2 标定模式第40-41页
        2.2.3 定位模式第41页
    2.3 实验测试与分析第41-46页
        2.3.1 分体超声波距离测试第41-43页
        2.3.2 分体超声波角度测试第43-45页
        2.3.3 分体超声波测量频率测试第45-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室内定位单元标定算法第48-66页
    3.1 标定算法流程及相关概念数学表示第48-52页
        3.1.1 问题描述第48页
        3.1.2 标定方案设计第48-52页
    3.2 标定算法中使用的SLAM介绍第52-56页
        3.2.1 传感器第52-54页
        3.2.2 SLAM框架第54-56页
    3.3 超声波发送单元的全局定位第56-59页
        3.3.1 基于地砖定位第57页
        3.3.2 基于多线激光SLAM定位第57-59页
    3.4 标定实验测试第59-64页
        3.4.1 激光雷达定位实验测试第59-60页
        3.4.2 基站单元标定1(基于地砖坐标)第60-62页
        3.4.3 基站单元标定2(基于激光SLAM)第62-63页
        3.4.4 误差分析第63-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室内机器人级定位算法第66-84页
    4.1 算法介绍与数学表示第66-67页
        4.1.1 问题描述第66页
        4.1.2 方案介绍第66-67页
    4.2 解算方法第67-70页
        4.2.1 高斯牛顿方法第67-70页
        4.2.2 基于Ceres的最小二乘优化方法第70页
    4.3 误差仿真分析第70-75页
        4.3.1 基站单元误差分析第71-73页
        4.3.2 温度误差分析第73-75页
    4.4 定位实验测试第75-81页
        4.4.1 测试流程第75-76页
        4.4.2 测试结果第76-81页
        4.4.3 对比分析第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4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84-86页
    5.1 总结第84页
    5.2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4页
作者简历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七自由度仿人柔性臂的设计与优化
下一篇:六自由度切削机器人在复杂曲面加工中轨迹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