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五节 创新与研究展望 | 第17-20页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页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7-20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公司绩效 | 第20页 |
第二节 股权激励 | 第20-22页 |
一、股权激励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股权激励的形式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相关理论 | 第22-28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二、激励理论 | 第23-26页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第26-27页 |
四、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股权激励影响公司绩效的机理分析 | 第28-32页 |
第一节 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28-30页 |
第二节 股权激励机制实现的制约因素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描述性分析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历史沿革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实施概况 | 第33-40页 |
一、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 | 第34-35页 |
二、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 | 第35-36页 |
三、股权激励的有效期 | 第36-37页 |
四、股权激励的额度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0-52页 |
第一节 实证设计 | 第40-43页 |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0页 |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 | 第40-42页 |
三、变量的设置 | 第42-43页 |
四、数据的收集 | 第43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3-49页 |
一、股权激励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3-45页 |
二、股权激励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运用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47页 |
三、股权激励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7-49页 |
第三节 结论分析 | 第49-52页 |
一、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二、外部环境因素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对策建议 | 第52-58页 |
第一节 构建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 | 第52-54页 |
一、加强法制建设 | 第52-53页 |
二、加强证券市场建设 | 第53页 |
三、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 | 第53-54页 |
四、充分发挥外部审计机构、财经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54页 |
第二节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4-56页 |
一、优化股权结构 | 第54-55页 |
二、发挥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 第55页 |
三、加强董事会和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 | 第55-56页 |
第三节 拟定合适的股权激励方案 | 第56-58页 |
一、改进业绩指标设计 | 第56页 |
二、拟定股权激励计划时要考虑行业成长性和市场竞争性 | 第56-57页 |
三、延长等待期和有效期,确定适当激励数量及人员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