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插件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自动插件技术概述 | 第10-12页 |
1.1.1 AI设备关键技术介绍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课题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3 自动插件机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自动插件机的分类 | 第14-16页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2 自动插件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8-42页 |
2.1 插件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第18-19页 |
2.2 工控机 | 第19-20页 |
2.3 固高GTN运动控制卡 | 第20-23页 |
2.4 PCB板传送系统 | 第23-26页 |
2.4.1 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 第24-25页 |
2.4.2 单向异步电机 | 第25-26页 |
2.5 插件系统 | 第26-35页 |
2.5.1 X/Y轴模组结构 | 第27页 |
2.5.2 X/Y轴控制系统 | 第27-32页 |
2.5.3 Z轴结构 | 第32-34页 |
2.5.4 Z轴控制系统 | 第34-35页 |
2.6 供料系统 | 第35-37页 |
2.7 真空气动模块 | 第37-40页 |
2.7.1 真空气动装置 | 第39-40页 |
2.8 小结 | 第40-42页 |
3 插件头运动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42-50页 |
3.1 Z轴插件头传动控制建模 | 第42-45页 |
3.2 加入干扰后的控制模型建立 | 第45-48页 |
3.2.1 运动控制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6-48页 |
3.3 小结 | 第48-50页 |
4 自动插件机运控系统的仿真 | 第50-58页 |
4.1 传统PID算法的研究 | 第50-52页 |
4.2 PID参数值调节的方式 | 第52-53页 |
4.3 Z轴插件头的运动仿真 | 第53-54页 |
4.4 控制轴在实际运行系统中的测试 | 第54-57页 |
4.5 小结 | 第57-58页 |
5 自动插件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8-74页 |
5.1 插件机控制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第58-67页 |
5.1.1 自动插件机在线调试程序设计 | 第59页 |
5.1.2 轴控系统调试步骤(X/Y/Z轴) | 第59-61页 |
5.1.3 轴控系统调试结果 | 第61-65页 |
5.1.4 I/O端轴控(W/V轴) | 第65-66页 |
5.1.5 真空气动部分的软件驱动 | 第66-67页 |
5.2 运动状态检测 | 第67-70页 |
5.2.1 轴限位安全检测 | 第67-70页 |
5.2.2 伺服控制系统检测驱动报警 | 第70页 |
5.3 上层控制调试界面 | 第70-73页 |
5.4 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A | 第80-82页 |
附录B | 第82-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