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印刷电路论文

刚挠结合板中挠性区的关键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刚挠结合板简介第11-15页
        1.1.1 刚挠结合板类型和特点第11-12页
        1.1.2 刚挠结合板的材料第12-15页
    1.2 刚挠结合板的一般制作流程第15-16页
    1.3 刚挠结合板工艺的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刚挠结合板精细线路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2 刚挠结合板黑孔化工艺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3 刚挠结合板孔壁等离子清洗工艺研究现状第19页
        1.3.4 刚挠结合板焊盘的表面处理工艺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 刚挠结合板的发展趋势第21-22页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1.5.1 选题意义第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工艺及其原理第24-33页
    2.1 铜箔减薄工艺第24页
    2.2 图形转移第24-26页
        2.2.1 贴膜第25页
        2.2.2 曝光第25页
        2.2.3 显影第25页
        2.2.4 去膜第25页
        2.2.5 蚀刻第25-26页
    2.3 孔金属化技术第26-28页
        2.3.1 化学镀铜技术第26-27页
        2.3.2 黑孔化技术第27-28页
    2.4 电镀铜技术第28页
    2.5 等离子清洗法第28-30页
    2.6 电镀镍金工艺第30-31页
        2.6.1 电镀镍技术第30-31页
        2.6.2 电镀金技术第31页
    2.7 正交试验法第31-33页
第三章 半加成法制作 30 μm精细线路的工艺研究第33-42页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3页
    3.2 蚀刻因子定义第33-34页
    3.3 试验工艺步骤第34-36页
    3.4 正交试验安排第36页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3.5.1 正交试验结果第36-37页
        3.5.2 极差分析第37-38页
        3.5.3 线宽均匀性分析第38-39页
        3.5.4 蚀刻因子分析第39-40页
        3.5.5 最佳参数验证第40-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挠性板不同状态对黑孔化工艺的影响研究第42-48页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2页
    4.2 试验工艺步骤第42-43页
        4.2.1 不同孔型的挠性板的黑孔化工艺的研究第42-43页
        4.2.2 不同厚度的刚挠结合板的黑孔化工艺的研究第43页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4.3.1 不同孔型的挠性板的黑孔化过程第43-45页
        4.3.2 不同厚度的刚挠结合板的黑孔化过程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等离子清洗刚挠结合板工艺的研究第48-58页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8页
    5.2 试验指标定义第48-49页
    5.3 单因素对等离子清洗的影响研究第49-50页
        5.3.1 CF_4流量的影响第50页
        5.3.2 O_2流量的影响第50页
        5.3.3 处理功率的影响第50页
        5.3.4 处理时间的影响第50页
    5.4 等离子清洗的优化研究第50-51页
    5.5 黑孔化工艺在等离子去钻污后的可行性研究第51页
    5.6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5.6.1 单因素对等离子清洗的影响研究第51-54页
        5.6.2 等离子清洗的优化研究第54-56页
        5.6.3 黑孔化工艺在等离子去钻污后的可行性研究第56-57页
    5.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影响焊盘镀镍层厚度和均匀性的因素的研究第58-65页
    6.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8页
    6.2 试验指标定义第58-59页
    6.3 试验工艺步骤第59-60页
        6.3.1 不同电流密度与时间的参数组合第59-60页
        6.3.2 电镀镍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回归分析第60页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0-64页
        6.4.1 不同电流密度与时间的参数组合第60-61页
        6.4.2 电镀镍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回归分析第61-64页
    6.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七章 结论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CD工艺的ESD器件性能研究与优化
下一篇:黑硅材料的制备及器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