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场效应器件论文

基于BCD工艺的ESD器件性能研究与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第12-14页
    1.3 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14页
    1.4 本文主要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ESD防护基本原理第16-31页
    2.1 ESD芯片级放电模型第16-23页
        2.1.1 HBM测试模型第16-18页
        2.1.2 CDM测试模型第18-20页
        2.1.3 MM测试模型第20-21页
        2.1.4 TLP测试模型第21-22页
        2.1.5 电子枪测试第22-23页
    2.2 ESD的测试组合第23-26页
        2.2.1 I/O引脚对地和电源的ESD测试第24-25页
        2.2.2 I/O引脚之间的ESD测试第25-26页
        2.2.3 电源与地之间的ESD测试第26页
    2.3 ESD的防护理论第26-28页
    2.4 ESD测试失效判断标准第28-29页
        2.4.1 漏电电流增大第28-29页
        2.4.2 I/V曲线偏移第29页
        2.4.3 MOS管阈值变化第29页
        2.4.4 功能观测法第29页
    2.5 ESD设计窗口概念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常规ESD防护器件及原理第31-44页
    3.1 二极管静电防护器件第31-36页
        3.1.1 正向偏置的二极管ESD防护单元工作原理第31-32页
        3.1.2 反向偏置二极管ESD防护单元工作原理第32-33页
        3.1.3 二极管ESD防护方案设计第33页
        3.1.4 二极管的寄生模型第33-34页
        3.1.5 二极管ESD防护器件缺点第34-36页
            3.1.5.1 二极管正偏时的ESD防护缺点第34-35页
            3.1.5.2 二极管反偏时的ESD防护缺点第35-36页
    3.2 BJT静电防护器件第36-37页
        3.2.1 BJT静电防护器件工作原理第36页
        3.2.2 BJT静电防护方案第36-37页
        3.2.3 BJT寄生模型第37页
    3.3 LDMOSFET静电防护器件第37-40页
        3.3.1 LDMOS器件静电防护工作原理第38页
        3.3.2 LDMOS器件寄生模型第38-39页
        3.3.3 LDMOS器件的ESD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第39-40页
            3.3.3.1 LDMOS电流集中效应第39页
            3.3.3.2 LDMOS Latch-Up效应第39页
            3.3.3.3 LDMOS器件电流不均匀性改进第39-40页
    3.4 SCR类型防护器件第40-43页
        3.4.1 SCR器件原理第40-42页
        3.4.2 SCR器件寄生模型第42页
        3.4.3 一类常规SCR器件的改进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BCD工艺下的LDMOS器件的设计与优化第44-56页
    4.1 LDMOS器件的ESD防护特点第44-45页
    4.2 LDMOS器件的仿真分析第45-48页
    4.3 LDMOS器件的沟道设计与优化第48-49页
    4.4 LDMOS器件的漏端设计与优化第49-50页
    4.5 ESD失效电流随宽度的变化第50-51页
    4.6 LDMOS-SCR器件设计与优化第51-55页
        4.6.1 分割型LDMOS.SCR第51-53页
        4.6.2 LDMOS-SCR第53-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BCD工艺下的SCR类型器件的设计与优化第56-70页
    5.1 单向SCR结构研究第56-66页
        5.1.1 BCD工艺下SCR器件的基本ESD特性第56-57页
        5.1.2 降低触发电压的SCR结构设计第57-60页
            5.1.2.1 MLSCR器件设计第57-58页
            5.1.2.2 新型低触发SCR器件设计第58-60页
        5.1.3 提高SCR器件维持电压的结构设计第60-64页
            5.1.3.1 寄生基区宽度对SCR器件ESD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5.1.3.2 新型分割型SCR结构器件设计第61-63页
            5.1.3.3 高维持电压HHV SCR结构设计第63-64页
        5.1.4 RC辅助触发型SCR结构设计第64-66页
    5.2 双向SCR结构研究第66-69页
        5.2.1 基本双向SCR结构ESD特性研究第66-67页
        5.2.2 改进型双向SCR结构ESD研究第67-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70-72页
    6.1 总结第70-71页
    6.2 展望及不足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信号模型电子系统综合诊断软件方案与实现
下一篇:刚挠结合板中挠性区的关键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