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基于预设生成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第7-10页
        1.1.1 新课程改革深化的需要第7页
        1.1.2 江苏高考命题能力立意下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需要第7-8页
        1.1.3 应用学案导学模式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第8-9页
        1.1.4 高中物理课堂上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关系的需要第9-10页
    1.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发展及趋势第10-13页
        1.2.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尝试起步阶段第10页
        1.2.2 “学案导学”在各学科的广泛应用阶段第10-13页
第2章 “学案导学”模式与“预设与生成”的概念第13-20页
    2.1 “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第13-14页
        2.1.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涵义第13页
        2.1.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第13-14页
    2.2 预设的概念第14-15页
        2.2.1 “预设”的概念第14-15页
        2.2.2 “学案导学”模式下的预设第15页
    2.3 生成的概念第15-20页
        2.3.1 “生成”的含义第15-16页
        2.3.2 “学案导学”模式下的生成第16页
        2.3.3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第16-18页
        2.3.4 当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预设与生成辩证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18-20页
第3章 高中物理课堂中学案导学教学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第20-30页
    3.1 调查目的及对象第20页
        3.1.1 调查目的第20页
        3.1.2 调查对象第20页
    3.2 问卷情况分析第20-30页
        3.2.1 学生问卷分析第20-24页
        3.2.2 教师问卷分析第24-30页
第4章 基于预设与生成理念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第30-44页
    4.1 基于预设生成理念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案的编写第30-36页
        4.1.1 物理学案的基本结构第30-33页
        4.1.2 物理学案设计的原则第33-36页
    4.2 基于预设生成理念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第36-44页
        4.2.1 学案导学模式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类型第36-37页
        4.2.2 基于预设生成理念下学案导学模式物理课堂中的角色定位第37-38页
        4.2.3 基于预设生成理念下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第38-44页
第5章 基于预设生成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模式的实践与案例分析第44-56页
    5.1 新授课第44-49页
    5.2 复习课第49-56页
第6章 基于预设与生成理念下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模式研究的总结与反思第56-60页
    6.1 基于预设与生成理念下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模式研究总结第56-58页
    6.2 基于预设与生成理念下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模式研究的反思第58-59页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第59-60页
附录1 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调查—学生问卷第60-62页
附录2 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调查—教师问卷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fU教学模式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模块菜单式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