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问题提出的意义 | 第11页 |
1.2 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和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和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和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2.1 探究式教学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2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心理学基础 | 第16-17页 |
2.2.2 教育学基础 | 第17-18页 |
2.3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 第18-19页 |
2.4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 第19-20页 |
2.4.1 主体性原则 | 第19页 |
2.4.2 探究性原则 | 第19页 |
2.4.3 适应性原则 | 第19-20页 |
2.4.4 开放性原则 | 第20页 |
2.5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七大要素 | 第20-22页 |
第3章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22-40页 |
3.1 问卷调查 | 第22-35页 |
3.1.1 物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 | 第22-25页 |
3.1.2 物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 第25-26页 |
3.1.3 物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方式使用情况 | 第26-27页 |
3.1.4 物理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角色定位情况 | 第27-29页 |
3.1.5 物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实践体会 | 第29-35页 |
3.2 教学环节对比分析 | 第35-40页 |
3.2.1 问题情境创设环节 | 第35-36页 |
3.2.2 探究主题设计环节 | 第36-37页 |
3.2.3 探究活动引导环节 | 第37-38页 |
3.2.4 探究结果评价环节 | 第38-39页 |
3.2.5 课外作业设计环节 | 第39-40页 |
第4章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陷入的误区和反思 | 第40-50页 |
4.1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陷入的误区 | 第40-44页 |
4.1.1 探究泛滥化 | 第40页 |
4.1.2 提问随意化 | 第40-41页 |
4.1.3 过程模式化 | 第41页 |
4.1.4 探究必须做实验 | 第41-42页 |
4.1.5 注重过程、轻视内容和结果 | 第42页 |
4.1.6 重视教材、轻视变通 | 第42-43页 |
4.1.7 重视学生的自主、轻视教师的指导 | 第43页 |
4.1.8 将讲授和探究对立起来 | 第43-44页 |
4.1.9 注重表演、轻视常态 | 第44页 |
4.2 反思 | 第44-50页 |
4.2.1 物理教师自身的限制 | 第44-46页 |
4.2.2 学生的原因 | 第46页 |
4.2.3 教学时间的限制 | 第46-47页 |
4.2.4 教学材料的限制 | 第47页 |
4.2.5 评价方式的制约 | 第47-50页 |
第5章 实施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建议和策略 | 第50-60页 |
5.1 有效实施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建议 | 第50-52页 |
5.1.1 物理教师角度 | 第50-51页 |
5.1.2 学校角度 | 第51页 |
5.1.3 教育主管部门 | 第51-52页 |
5.2 优化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的策略 | 第52-60页 |
5.2.1 “提出问题”环节的策略 | 第53-54页 |
5.2.2 “猜想与假设”环节的策略 | 第54-55页 |
5.2.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的策略 | 第55-56页 |
5.2.4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环节的策略 | 第56页 |
5.2.5 “分析与论证”环节的策略 | 第56-57页 |
5.2.6 “评估”环节的策略 | 第57页 |
5.2.7 “合作与交流”环节的策略 | 第57-58页 |
5.2.8 “例题和练习题”选择的策略 | 第58-6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总结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