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初级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本体研究 | 第12-13页 |
1.2.2 汉语成语教学研究 | 第13-15页 |
1.2.3 教材研究 | 第15页 |
1.2.4 汉语成语语义透明度研究 | 第15-16页 |
1.2.5 成语教学方法研究 | 第16-17页 |
1.2.6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 | 第17页 |
1.3 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简介 | 第17页 |
1.4 本文写作安排 | 第17-20页 |
1.4.1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研究的资料来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汉语成语特征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 第20-35页 |
2.1 汉语成语的性质特征 | 第20-26页 |
2.1.1 成语的韵律特点 | 第20-22页 |
2.1.2 成语的结构特点 | 第22-24页 |
2.1.3 成语的意义特点 | 第24-25页 |
2.1.4 成语的习用性特点 | 第25页 |
2.1.5 形式的定型性 | 第25-26页 |
2.2 汉语成语的意义 | 第26-28页 |
2.2.1 字面义 | 第26页 |
2.2.2 通行义 | 第26-27页 |
2.2.3 以上两种意义类型的语义透明度特征 | 第27-28页 |
2.3 成语意义类型的母语、二语教学角度审视 | 第28-30页 |
2.3.1 母语教学角度 | 第28-29页 |
2.3.2 二语教学角度 | 第29-30页 |
2.4 成语的语义透明度划分 | 第30-35页 |
2.4.1 成语语义透明度的含义 | 第30页 |
2.4.2 成语语素的语义透明度分类 | 第30-31页 |
2.4.3 成语中构成语素的语义透明度角度的分类 | 第31-32页 |
2.4.4 影响成语语义透明度的特殊情况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初级汉语水平成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 第35-52页 |
3.1 初级阶段教材中的成语特点、问题 | 第35-37页 |
3.1.1 初级阶段教材成语特点 | 第35-36页 |
3.1.2 初级汉语教材成语选编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3.2 初级水平词汇大纲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3.3 初级水平汉语成语教学特点 | 第38-39页 |
3.4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成语理解能力测试 | 第39-47页 |
3.4.1 初级汉语水平的定位标准 | 第39页 |
3.4.1.1 学习年限标准 | 第39页 |
3.4.1.2 词汇量标准 | 第39页 |
3.4.2 初级汉语水平成语理解问卷测试 | 第39-40页 |
3.4.2.1 测试目的 | 第39-40页 |
3.4.2.2 测试实验设计 | 第40页 |
3.4.2.3 受试对象 | 第40页 |
3.4.3 测试材料 | 第40页 |
3.4.4 测试问卷 | 第40页 |
3.4.5 测试的安排 | 第40页 |
3.4.6 测试结果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40-47页 |
3.5 测试结论及意义 | 第47-48页 |
3.5.1 该项测试的结论总结如下: | 第47页 |
3.5.2 对初级汉语成语教学法的启示 | 第47-48页 |
3.6 初级阶段汉语成语偏误 | 第48-52页 |
3.6.1 语素识别(书写)偏误 | 第48-49页 |
3.6.2 语义偏误 | 第49-50页 |
3.6.3 句法偏误 | 第50-51页 |
3.6.4 语用偏误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成语教学方法实施案例分析 | 第52-74页 |
4.1 初级汉语水平成语教学原则 | 第52-53页 |
4.1.1 层级性、针对性 | 第52页 |
4.1.2 趣味性 | 第52页 |
4.1.3 分析性 | 第52-53页 |
4.1.4 启发性 | 第53页 |
4.2 初级汉语水平成语教学方法 | 第53-57页 |
4.2.1 语素义教学法 | 第53-54页 |
4.2.2 媒介语辅助教学法 | 第54页 |
4.2.3 听说法 | 第54页 |
4.2.4 中外语言对比教学法 | 第54-55页 |
4.2.5 语境教学法 | 第55-56页 |
4.2.6 认知教学法 | 第56页 |
4.2.7 典故故事教学法 | 第56-57页 |
4.3 初级汉语水平成语教学特色案例及案例分析 | 第57-70页 |
4.3.1 “语素义+听说法+第二语言辅助+语言对比”教学法案例 | 第58-60页 |
4.3.2 “语素义+语境”教学法案例 | 第60-62页 |
4.3.3 “语素义+情景”教学法案例 | 第62-64页 |
4.3.4 “语素义+认知”教学法案例 | 第64-66页 |
4.3.5 “语素义+典故故事”教学法案例 | 第66-69页 |
4.3.6 不同方法综合教学案例 | 第69-70页 |
4.4 本章总结:初级汉语水平成语教学方法的使用原则 | 第70-74页 |
第五章 改进初级水平成语教学的有关建议 | 第74-84页 |
5.1 改进大纲 | 第74-78页 |
5.1.1 词汇大纲出现的问题 | 第74-75页 |
5.1.2 改进措施 | 第75-78页 |
5.2 改进教材 | 第78-81页 |
5.2.1 成语选取方面 | 第79页 |
5.2.2 成语释义方面, | 第79-81页 |
5.2.3 成语练习方面 | 第81页 |
5.3 改进教学方法 | 第81-84页 |
5.3.1 学习者角度 | 第82页 |
5.3.2 学习内容角度 | 第82页 |
5.3.3 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手段角度 | 第82-84页 |
六.结语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一 成语语义透明度等级表 | 第90-91页 |
附录二 初级汉语水平成语频率表 | 第91-93页 |
附录三 本研究测试问卷 | 第93-9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