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列车自动驾驶控制算法及其实现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模糊控制和预测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2.1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2.1.1 模糊控制系统的特点和结构 | 第14-15页 |
2.1.2 模糊控制器 | 第15-19页 |
2.2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2.2.1 预测控制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2.3 模糊控制和预测控制算法的结合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城轨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分析 | 第23-37页 |
3.1 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简介 | 第23-25页 |
3.2 车线模型 | 第25-28页 |
3.2.1 列车模型 | 第25-26页 |
3.2.2 线路模型 | 第26-28页 |
3.3 列车优化操纵策略 | 第28-35页 |
3.3.1 准点运行操纵策略 | 第29-30页 |
3.3.2 节能运行操纵策略 | 第30-31页 |
3.3.3 精确停车操纵策略 | 第31-32页 |
3.3.4 舒适性操纵策略 | 第32-35页 |
3.4 列车自动驾驶参考曲线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模糊预测控制的ATO算法研究 | 第37-54页 |
4.1 ATO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策略 | 第37-39页 |
4.2 模糊预测控制的算法设计 | 第39-47页 |
4.2.1 模型预测算法设计 | 第39-40页 |
4.2.2 模型自校正 | 第40-41页 |
4.2.3 动态矩阵的参数选取 | 第41-42页 |
4.2.4 模糊控制算法设计 | 第42-47页 |
4.3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4.3.1 参数设置 | 第47-48页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ATO算法的嵌入式实现 | 第54-72页 |
5.1 列车运行综合仿真平台概述 | 第54-56页 |
5.1.1 列车运行综合仿真平台结构 | 第54页 |
5.1.2 HLA简介 | 第54-55页 |
5.1.3 WinCE与HLA的连接方案 | 第55-56页 |
5.2 ATO算法的嵌入式实现 | 第56-67页 |
5.2.1 硬件结构 | 第56-57页 |
5.2.2 Windows CE操作系统 | 第57-59页 |
5.2.3 算法实现 | 第59-63页 |
5.2.4 上位机的实现 | 第63-67页 |
5.3 联合仿真 | 第67-71页 |
5.3.1 仿真流程 | 第67-69页 |
5.3.2 仿真实例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