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8C车轴冲击损伤疲劳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车轴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车轴疲劳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车轴损伤疲劳研究 | 第16-20页 |
1.4.1 机械加工损伤疲劳 | 第16-17页 |
1.4.2 外物损伤疲劳 | 第17-20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2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试验设备及方法 | 第22-2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2 试验测试方法 | 第22-27页 |
2.2.1 拉伸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2 硬度测试方法 | 第23-24页 |
2.2.3 四点弯曲疲劳测试方法 | 第24-26页 |
2.2.4 外物损伤缺陷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2.3 试验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2.3.1 宏观形貌分析 | 第27-28页 |
2.3.2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8页 |
2.3.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8-29页 |
第3章 S38C车轴表面力学性能分析 | 第29-35页 |
3.1 车轴拉伸性能 | 第29页 |
3.2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9-30页 |
3.3 显微硬度分析 | 第30页 |
3.4 基础疲劳性能分析 | 第30-34页 |
3.4.1 光滑试样升降法疲劳强度测试 | 第30-32页 |
3.4.2 光滑试样逐步加载法疲劳强度测试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空气炮外物损伤缺陷特征研究 | 第35-53页 |
4.1 球形外物损伤缺陷分析 | 第35-46页 |
4.1.1 球形外物损伤宏观形貌分析 | 第35-39页 |
4.1.2 球形外物损伤显微组织分析 | 第39-42页 |
4.1.3 绝热剪切带形成机理及纳米硬度分析 | 第42-46页 |
4.2 正方体外物损伤缺陷分析 | 第46-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空气炮外物损伤疲劳性能及应力集中分析 | 第53-71页 |
5.1 球形外物损伤疲劳断口及疲劳性能分析 | 第53-63页 |
5.1.1 球形外物损伤疲劳断口分析 | 第53-60页 |
5.1.2 球形外物损伤疲劳性能 | 第60-61页 |
5.1.3 球形外物损伤应力集中分析 | 第61-63页 |
5.2 正方体外物损伤疲劳断口及疲劳性能分析 | 第63-69页 |
5.2.1 正方体外物损伤疲劳断口分析 | 第63-69页 |
5.2.2 正方体外物损伤疲劳性能 | 第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