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与存在焦虑关系研究: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11页
绪论第11-13页
第一章 研究综述第13-27页
    1.1 微信研究综述第13-18页
        1.1.1 微信概况第13页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 存在焦虑研究综述第18-21页
        1.2.1 存在焦虑定义第18-19页
        1.2.2 存在焦虑理论研究第19-21页
    1.3 存在焦虑实证研究第21-23页
        1.3.1 存在焦虑的测量第21-22页
        1.3.2 存在焦虑相关研究第22-23页
    1.4 人际关系研究综述第23-25页
        1.4.1 人际关系定义第23页
        1.4.2 人际关系相关理论第23-24页
        1.4.3 人际关系的测量工具第24页
        1.4.4 人际关系相关研究第24-25页
    1.5 微信使用、人际关系、存在焦虑关系研究第25-27页
        1.5.1 微信使用和人际关系第25页
        1.5.2 微信使用与心理健康第25-26页
        1.5.3 存在焦虑和人际关系第26-27页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31页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27页
    2.2 研究目的、假设及设计第27-29页
        2.2.1 研究目的第27页
        2.2.2 研究假设第27-29页
    2.3 研究意义第29-31页
        2.3.1 理论意义第29-30页
        2.3.2 实践意义第30-31页
第三章 《微信使用行为量表》编制第31-39页
    3.1 研究目的第31页
    3.2 研究方法第31-37页
        3.2.1 初测量表维度的确定第31页
        3.2.2 编制初测量表第31-32页
        3.2.3 初测对象第32-33页
        3.2.4 施测程序第33页
        3.2.5 数据处理第33页
        3.2.6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3.3 讨论第37页
    3.4 结论第37-39页
第四章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人际关系、存在焦虑的特点分析及三者的关系研究第39-55页
    4.1 研究目的第39页
    4.2 研究方法第39-40页
        4.2.1 研究对象第39页
        4.2.2 研究工具第39-40页
        4.2.3 施测程序第40页
        4.2.4 数据处理以及统计分析第40页
    4.3 研究结果第40-51页
        4.3.1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存在焦虑、人际关系总体现状第40-42页
        4.3.2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存在焦虑、人际关系人口学的差异比较第42-47页
        4.3.3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人际关系、存在焦虑关系研究第47-51页
    4.4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微信使用行为与存在焦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第51-55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55-65页
    5.1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存在焦虑及人际关系现状分析与讨论第55-56页
        5.1.1 大学生微信使用的普遍性第55页
        5.1.2 大学生存在焦虑的普遍性第55-56页
        5.1.3 人际关系困扰普遍性第56页
    5.2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存在焦虑及人际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分析与讨论第56-60页
        5.2.1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分析与讨论第56-57页
        5.2.2 大学生存在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分析与讨论第57-58页
        5.2.3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分析与讨论第58-60页
    5.3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存在焦虑、人际关系关系分析与讨论第60-62页
        5.3.1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与存在焦虑的关系第60页
        5.3.2 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第60-61页
        5.3.3 大学人际关系与存在焦虑的关系第61-62页
    5.4 学生微信使用行为、人际关系、存在焦虑三者关系第62-65页
第六章 研究不足、展望及研究创新第65-67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第67-69页
附录第69-73页
参考文献第7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5-87页
致谢第87-89页
个人简历第89-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PPP协议的法律性质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初探--以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