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关理论 | 第16-23页 |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任务的特点 | 第16页 |
2.1.3 任务设计的原则 | 第16-17页 |
2.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8-19页 |
2.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结构 | 第19-23页 |
2.3.1 教学设计 | 第19-20页 |
2.3.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结构 | 第20-23页 |
3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互作用”教学案例设计 | 第23-42页 |
3.1 对“相互作用”整章的分析 | 第23-25页 |
3.1.1 教材分析 | 第23页 |
3.1.2 学情分析 | 第23-24页 |
3.1.3 知识结构 | 第24页 |
3.1.4 教学目标分析 | 第24-25页 |
3.1.5 重难点分析 | 第25页 |
3.2 重力教学案例设计 | 第25-29页 |
3.2.1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力知识结构 | 第25-26页 |
3.2.2 重力教学设计案例 | 第26-29页 |
3.3 弹力教学案例设计 | 第29-33页 |
3.3.1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弹力知识结构 | 第29页 |
3.3.2 弹力教学设计案例 | 第29-33页 |
3.4 摩擦力教学案例设计 | 第33-36页 |
3.4.1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摩擦力知识结构 | 第33页 |
3.4.2 摩擦力教学设计案例 | 第33-36页 |
3.5 力的合成教学案例设计 | 第36-39页 |
3.5.1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力的合成知识结构 | 第36页 |
3.5.2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案例 | 第36-39页 |
3.6 力的分解教学案例设计 | 第39-42页 |
3.6.1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力的分解知识结构 | 第39页 |
3.6.2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案例 | 第39-42页 |
4 教学实践与评价 | 第42-50页 |
4.1 对《相互作用》章节教学的问卷调查 | 第42-46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42页 |
4.1.2 调查对象 | 第42页 |
4.1.3 调查问卷制定 | 第42-43页 |
4.1.4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 第43-46页 |
4.2 对《相互作用》章节的试题测试 | 第46-48页 |
4.2.1 测试目的 | 第46页 |
4.2.2 测试对象 | 第46页 |
4.2.3 测试工具的制定 | 第46-47页 |
4.2.4 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4.3 研究结论 | 第48-50页 |
5 总结与反思 | 第50-52页 |
5.1 总结 | 第50-51页 |
5.2 反思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A: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相互作用》教学中的应用的调查问卷 | 第54-55页 |
附录B:“相互作用”章节测试试卷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