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3.1 商业信用授信 | 第13-14页 |
1.3.2 企业绩效相关概念 | 第14页 |
1.3.3 中小板制造业 | 第14-15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4.1 国外对商业信用授信的研究 | 第15-17页 |
1.4.2 国内对商业信用授信的研究 | 第17-18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2 商业信用授信绩效的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2.1 商业信用授信对企业经营绩效正效应的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2.1.1 促销动机理论 | 第19页 |
2.1.2 存货管理理论 | 第19页 |
2.1.3 市场竞争理论 | 第19页 |
2.1.4 降低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2.1.5 价格歧视理论 | 第20页 |
2.1.6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0页 |
2.2 商业信用授信对企业经营绩效负效应的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2.2.1 商业信用授信引起的机会成本 | 第20-21页 |
2.2.2 商业信用授信引起的管理成本 | 第21页 |
2.2.3 商业信用授信引起的坏账成本 | 第21页 |
2.2.4 商业信用授信引起的再融资成本 | 第21页 |
2.3 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2.3.1 财务指标的绩效衡量 | 第22-23页 |
2.3.2 非财务指标的绩效衡量 | 第23-24页 |
2.3.3 绩效衡量方法小结 | 第24-25页 |
3 中小板制造业商业信用授信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3.1 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商业信用授信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3.1.1 行业特征 | 第25页 |
3.1.2 企业经营策略 | 第25-26页 |
3.2 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商业信用授信与绩效的特征 | 第26-28页 |
3.2.1 商业信用授信总体占比高 | 第26页 |
3.2.2 商业信用授信时间延长 | 第26-27页 |
3.2.3 经营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3.3 商业信用授信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 第28-29页 |
4 实证分析 | 第29-39页 |
4.1 实证目的与样本选取 | 第29页 |
4.1.1 实证目的 | 第29页 |
4.1.2 样本选择 | 第29页 |
4.2 变量的选取与相关假设 | 第29-32页 |
4.2.1 变量选取的依据 | 第29-30页 |
4.2.2 变量的选取与变量定义 | 第30-31页 |
4.2.3 相关假设 | 第31-32页 |
4.3 模型的设定及实证过程 | 第32-39页 |
4.3.1 模型的设定 | 第32-33页 |
4.3.2 实证过程 | 第33-36页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9-42页 |
5.1 结论 | 第39页 |
5.2 建议 | 第39-42页 |
5.2.1 制定完善的信用政策 | 第39-40页 |
5.2.2 强化商业信用授信的日常管理 | 第40页 |
5.2.3 完善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监管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