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才学论文--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我国区域人才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1-14页
        1.2.1 人才集聚的内涵第11页
        1.2.2 人才集聚的模式第11-12页
        1.2.3 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第12-13页
        1.2.4 人才集聚的效应第13页
        1.2.5 相关研究评述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技术路线第15页
    1.5 创新点第15-17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人才第17页
        2.1.2 区域第17页
        2.1.3 人才集聚第17-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1页
        2.2.1 人力资本理论第18-19页
        2.2.2 推拉理论第19-20页
        2.2.3 需求层次理论第20-21页
3 中国区域人才集聚特征与主要问题分析第21-30页
    3.1 我国区域人才集聚的地区差异性第21-26页
        3.1.1 静态层面的人才集聚第22-23页
        3.1.2 动态层面的人才集聚第23-26页
    3.2 区域人才不合理地集聚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第26-30页
        3.2.1 区域人才供需不匹配第26-28页
        3.2.2 欠发达地区产业振兴遭遇人才瓶颈第28-29页
        3.2.3 区域经济与技术差距大第29-30页
4 区域人才集聚的机理分析第30-39页
    4.1 区域人才集聚的微观机理分析第30-33页
        4.1.1 微观因素第30-32页
        4.1.2 微观机理分析第32-33页
    4.2 区域人才集聚的宏观机理分析第33-39页
        4.2.1 宏观因素第33-37页
        4.2.2 宏观机理分析第37-39页
5 实证研究第39-55页
    5.1 研究设计第39-44页
        5.1.1 研究假设第39-40页
        5.1.2 模型选定第40-42页
        5.1.3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第42-44页
    5.2 实证测算第44-55页
        5.2.1 研究方法第44-45页
        5.2.2 描述性统计第45-46页
        5.2.3 实证结果分析第46-55页
6 结论与建议第55-60页
    6.1 结论第55-56页
    6.2 政策建议第56-60页
        6.2.1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56-57页
        6.2.2 提升区域“软”、“硬”环境,保障人才生活质量第57页
        6.2.3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第57-58页
        6.2.4 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以产引才促发展第58页
        6.2.5 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行为第58-59页
        6.2.6 提高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人才高地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后记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廊坊市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职能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