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1.2 课题的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国外能耗监控系统与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能耗监控系统与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校园能耗监控系统概述 | 第18-27页 |
| 2.1 校园能耗监控系统的组成 | 第18-21页 |
| 2.1.1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 | 第18-19页 |
| 2.1.2 节能控制管理系统 | 第19-21页 |
| 2.2 校园能耗监控系统功能 | 第21-23页 |
| 2.2.1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 | 第21-22页 |
| 2.2.2 建筑节能控制子系统的系统功能 | 第22-23页 |
| 2.3 校园能耗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23-26页 |
| 2.3.1 能耗分项计量技术 | 第23-24页 |
| 2.3.2 能耗实时计量技术 | 第24-25页 |
| 2.3.3 用能的分析、报警技术 | 第25-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吉林建筑大学能耗监测平台的构建 | 第27-71页 |
| 3.1 能耗监测平台数据库的构建 | 第31-39页 |
| 3.1.1 能耗实时监测技术数据库的构建 | 第31-39页 |
| 3.2 能耗监控系统电耗计量构建方案 | 第39-54页 |
| 3.2.1 校园用电设备的分析 | 第39-42页 |
| 3.2.2 校园电能耗监测方案设计 | 第42-48页 |
| 3.2.3 电能耗监测方案的实施 | 第48-51页 |
| 3.2.4 系统调试 | 第51-54页 |
| 3.3 能耗监控系统水耗与热耗计量构建方案 | 第54-67页 |
| 3.3.1 校园用水与用热设备的分析 | 第54-61页 |
| 3.3.2 水耗热耗监测方案的设计 | 第61页 |
| 3.3.3 校园水、热表的概况 | 第61-67页 |
| 3.4 水表和电表监测点分析 | 第67-68页 |
| 3.5 能耗监控系统燃气和燃油计量构建方案 | 第68页 |
| 3.5.1 校园燃气、燃油调查研究 | 第68页 |
| 3.6 能耗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的构建 | 第68-70页 |
| 3.6.1 能耗监测机房的构建 | 第68-69页 |
| 3.6.2 系统数据展示中心的构建 | 第69-70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4章 能耗监控系统在节约型校园中的应用分析 | 第71-83页 |
| 4.1 校园能耗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第71-80页 |
| 4.1.1 校园能耗系统的数据采集 | 第71页 |
| 4.1.2 校园典型建筑用能特点分析 | 第71-79页 |
| 4.1.3 校园能耗的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 4.2 校园总体能耗分析 | 第80-8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5章 节约型校园节能措施的研究 | 第83-113页 |
| 5.1 节电措施研究 | 第83-109页 |
| 5.1.1 太阳能光纤采光法 | 第83-87页 |
| 5.1.2 被动式天然采光 | 第87-95页 |
| 5.1.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 第95-99页 |
| 5.1.4 以高校教室为例被动式天然采光的可行性分析 | 第99-102页 |
| 5.1.5 以医学院综合楼为例分析被动式天然采光的可行性分析 | 第102-106页 |
| 5.1.6 主动式天然采光 | 第106-109页 |
| 5.2 节水措施研究 | 第109-110页 |
| 5.3 节热措施研究 | 第110-11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 结论 | 第113-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8-119页 |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