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 1.1.1 我国正处于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关键期 | 第9-11页 |
| 1.1.2 学生顶岗实习课题倍受国内关注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第2章 顶岗实习与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2.1.1 顶岗实习 | 第20页 |
| 2.1.2 项目的概念 | 第20-21页 |
| 2.2 顶岗实习项目管理的特点 | 第21-23页 |
| 2.2.1 顶岗实习人员身份的双重性 | 第21页 |
| 2.2.2 顶岗实习项目的管理主体多元化 | 第21-22页 |
| 2.2.3 顶岗实习项目的地域分布广 | 第22页 |
| 2.2.4 顶岗实习项目的内容多样性 | 第22-23页 |
| 2.3 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 | 第23-24页 |
| 2.3.1 PDCA循环 | 第23页 |
| 2.3.2 WBS | 第23-24页 |
| 第3章W职业学院实习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24-32页 |
| 3.1 W职业学院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 3.1.1 W职业学院简介 | 第24页 |
| 3.1.2 W职业学院学生管理概况 | 第24-25页 |
| 3.2 W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 3.2.1 顶岗实习管理现状概述 | 第25页 |
| 3.2.2 顶岗实习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 第25-27页 |
| 3.3 W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9页 |
| 3.3.1 学校缺乏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 | 第27页 |
| 3.3.2 学生未能遵守学校和企业制度,没有控制意识 | 第27-28页 |
| 3.3.3 企业对学生缺乏项目评价和协管意识 | 第28-29页 |
| 3.4 顶岗实习实行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 第29页 |
| 3.5 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创新学生实习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 3.5.1 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 第29-30页 |
| 3.5.2 是实现个性指导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 第30页 |
| 3.5.3 是加强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 第30-31页 |
| 3.5.4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选择 | 第31-32页 |
| 第4章 基于项目管理的学生实习管理模式构建 | 第32-47页 |
| 4.1 项目管理方法的选择 | 第32-36页 |
| 4.1.1 PDCA循环 | 第32-34页 |
| 4.1.2 WBS | 第34-36页 |
| 4.2 学生顶岗实习项目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 | 第36-37页 |
| 4.2.1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领导小组 | 第36页 |
| 4.2.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 第36页 |
| 4.2.3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领导小组 | 第36-37页 |
| 4.3 管理制度和流程 | 第37-40页 |
| 4.3.1 管理制度 | 第37-40页 |
| 4.3.2 顶岗实习项目管理流程 | 第40页 |
| 4.4 学生顶岗实习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40-43页 |
| 4.5 学生顶岗实习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评价 | 第43-47页 |
| 第5章 学生实习项目管理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 5.1 学校需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 | 第47-48页 |
| 5.1.1 严格甄选顶岗实习合作单位 | 第47页 |
| 5.1.2 成立校企指导委员会 | 第47-48页 |
| 5.1.3 选派教师赴企业培训 | 第48页 |
| 5.2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48-49页 |
| 5.2.1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建设 | 第48页 |
| 5.2.2 定期进行操作技能测评和考核 | 第48-49页 |
| 5.3 实施激励及奖励措施 | 第49页 |
| 5.4 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 第49-5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4页 |
| 6.1 结论 | 第50页 |
| 6.2 展望 | 第50-54页 |
| 6.2.1 项目管理在教学方面运用面更广 | 第50-52页 |
| 6.2.2 顶岗实习的法制建设将更加完善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