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核心素养 | 第19-21页 |
2.1.2 微课程 | 第21-22页 |
2.1.3 面向核心素养的微课程 | 第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2.2.2 认知负荷理论 | 第23页 |
2.2.3 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 | 第24-36页 |
3.1 微课程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3.1.1 微小性原则 | 第25页 |
3.1.2 实用性原则 | 第25页 |
3.1.3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原则 | 第25页 |
3.1.4 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 第25页 |
3.1.5 交互性原则 | 第25-26页 |
3.2 前期分析阶段 | 第26-31页 |
3.2.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3.2.2 学习者分析 | 第28-29页 |
3.2.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分析 | 第29-30页 |
3.2.4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分析 | 第30-31页 |
3.3 微课程内容设计阶段 | 第31-33页 |
3.3.1 微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 第31-32页 |
3.3.2 微课程内容的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3.4 微课程平台设计 | 第33-34页 |
3.5 微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 第34-36页 |
第4章 面向核心素养的微课程开发 | 第36-59页 |
4.1 开发工具及平台 | 第36-37页 |
4.1.1 开发工具 | 第36-37页 |
4.1.2 开发平台 | 第37页 |
4.2 微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37-50页 |
4.2.1 微课资源制作流程 | 第37-39页 |
4.2.2 微课程资源开发例举 | 第39-50页 |
4.3 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实现 | 第50-52页 |
4.4 面向核心素养的微课程评价 | 第52-54页 |
4.4.1 评价原则 | 第52-53页 |
4.4.2 评价内容及方法 | 第53-54页 |
4.5 微课程的满意度调查 | 第54-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附录B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 | 第66-67页 |
附录C 微课应用效果调查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