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教科书性别偏见比较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1-4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1.1.1 感性认识阶段:经验性问题第11页
        1.1.2 理性认识阶段:理论性问题第11-13页
        1.1.3 实践认识阶段:实践性问题第13-14页
    1.2 研究综述——知识线与教育线两线式批判研究综述第14-40页
        1.2.1 知识线:女性主义—知识论—科学知识—化学知识第15-23页
        1.2.2 教育线:女性主义—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化学教育学第23-40页
    1.3.问题的厘定第40-41页
2 研究设计第41-57页
    2.1 概念界定第41-42页
        2.1.1 教科书第41页
        2.1.2 性与性别第41页
        2.1.3 偏见第41页
        2.1.4 性别偏见第41-42页
        2.1.5 教科书性别偏见第42页
    2.2 研究对象第42-43页
    2.3 研究方法第43-47页
        2.3.1 文献法第44页
        2.3.2 比较法第44页
        2.3.3 内容分析法第44-47页
    2.4 研究工具第47-54页
        2.4.1 类目的制定第47-49页
        2.4.2 类目定义第49-50页
        2.4.3 类目表第50-51页
        2.4.4 类目记录原则第51-53页
        2.4.5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53-54页
    2.5 研究的目的与可能意义第54-57页
3 数据收集与分析第57-99页
    3.1 教科书图片比较第57-83页
        3.1.1 两性出现方式比较第57-64页
        3.1.2 两性职业角色比较第64-74页
        3.1.3 两性人格特质比较第74-78页
        3.1.4 两性合作活动比较第78-80页
        3.1.5 两性装扮第80-83页
    3.2 教科书文本比较第83-99页
        3.2.1 两性出现方式比较第83-89页
        3.2.2 两性职业角色比较第89-93页
        3.2.3 两性人格特质比较第93-98页
        3.2.4 两性活动关系比较第98页
        3.2.5 两性装扮方式比较第98-99页
4 结论第99-115页
    4.1 三版化学教科书图片偏见比较研究结果与建议第99-104页
        4.1.1 出现方式偏见第99页
        4.1.2 职业角色偏见第99-100页
        4.1.3 人格特质偏见第100-101页
        4.1.4 两性合作活动偏见第101-102页
        4.1.5 装扮方式偏见第102页
        4.1.6 三版本教科书图片偏见结果总结(三级偏见)第102-104页
    4.2 三版化学教科书文本偏见比较研究结果第104-107页
        4.2.1 出现方式偏见第104-105页
        4.2.2 职业角色偏见第105-106页
        4.2.3 人格特质偏见第106页
        4.2.4 两性合作活动偏见第106页
        4.2.5 装扮方式偏见第106页
        4.2.6 三版本教科书文本偏见结果总结(三级偏见)第106-107页
    4.3 三版教科书偏见比较结果整体总结第107-110页
    4.4 讨论第110-113页
    4.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13-114页
    4.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攻读期间的主要成果第117-11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9-129页
附录一第129-131页
附录二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
下一篇:基于泰国基础教育特色的汉语志愿者教学适应研究--以泰东北Samchai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