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3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精益生产理论 | 第14-18页 |
2.1.1 精益生产概述 | 第14-15页 |
2.1.2 精益生产特点 | 第15-16页 |
2.1.3 精益生产工具 | 第16-18页 |
2.2 快速换模理论 | 第18-21页 |
2.2.1 快速换模概述 | 第18页 |
2.2.2 快速换模的特点 | 第18-20页 |
2.2.3 快速换模的步骤 | 第20页 |
2.2.4 快速换模思想与总装配生产换线的结合 | 第20-21页 |
2.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21-24页 |
2.3.1 精益生产研究情况 | 第21-23页 |
2.3.2 快速换模研究 | 第23-24页 |
2.4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RC公司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7页 |
3.1 公司及产品概述 | 第26-27页 |
3.1.1 公司及产品概况 | 第26-27页 |
3.2 总装配生产线概述 | 第27-34页 |
3.2.1 产品主生产流程 | 第28-30页 |
3.2.2 产品生产现况 | 第30-32页 |
3.2.3 某主导型号总装配线流程 | 第32-34页 |
3.3 主导产品总装配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总装配线实施快速换线的研究及效果 | 第37-53页 |
4.1 总装配线实施快速换线的研究 | 第37-49页 |
4.1.1 总装配线换线作业的时间 | 第37-39页 |
4.1.2 区分内、外部作业以及机体、非机体装配作业 | 第39-41页 |
4.1.3 减少内部作业与机体装配作业的内容 | 第41-42页 |
4.1.4 缩短内、外部作业与机体、非机体装配作业时间的措施 | 第42-46页 |
4.1.5 标准化总装配线换线程序 | 第46-49页 |
4.2 总装配线实施快速换线的效果评估 | 第49-52页 |
4.2.1 优化后的总装配线换线流程 | 第49-50页 |
4.2.2 实施快速换线后切换作业的时间 | 第50-52页 |
4.2.3 产能和品质的改变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8页 |
5.1 论文的结论与创新 | 第53-55页 |
5.1.1 论文结论 | 第53-54页 |
5.1.2 论文创新 | 第54-55页 |
5.2 论文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第55-58页 |
5.2.1 论文的局限性 | 第55-56页 |
5.2.2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