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多维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关于地理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关于地理教材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地理教材传统地位正受到挑战 | 第14-15页 |
·教育课程改革中地理教材文化选择的困惑 | 第15页 |
·传统上对教材与文化问题研究的忽视 | 第15页 |
·现行考试制度下的矛盾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扩展地理教材研究的文化视域 | 第17页 |
·建构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多维分析系统 | 第17页 |
·探讨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特性 | 第17页 |
·为以后的地理新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建议 | 第17-18页 |
·为地理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材提供借鉴 | 第18页 |
·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文化选择与地理教材 | 第20-23页 |
·文化选择的定义 | 第20页 |
·文化选择与教材的相互关系 | 第20-23页 |
·文化选择的过程提供教材的内容来源和知识创新 | 第20-21页 |
·文化选择的变迁影响教材的呈现形式 | 第21页 |
·教材是文化选择呈现的重要载体 | 第21-22页 |
·教材是实现文化选择目的的工具 | 第22-23页 |
第3章 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多维分析系统 | 第23-27页 |
·多维分析的必要性 | 第23页 |
·维度的选择与界定 | 第23-25页 |
·时间维度的界定 | 第23-24页 |
·区域维度的界定 | 第24页 |
·内容维度的界定 | 第24页 |
·性别维度的界定 | 第24-25页 |
·阶层维度的界定 | 第25页 |
·文化选择多维分析系统的构建 | 第25-27页 |
第4章 基于多维分析系统的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分析 | 第27-54页 |
·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时间维度分析 | 第27-32页 |
·从外观设计的变化看地理教材中的文化选择 | 第27-29页 |
·从框架结构的变革看地理教材中的文化选择 | 第29-31页 |
·从案例内容的变迁看地理教材中的文化选择 | 第31-32页 |
·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区域维度分析 | 第32-39页 |
·从案例区域全球上的差异看地理教材中的文化选择 | 第33-34页 |
·从案例区域我国内的差异看地理教材中的文化选择 | 第34-35页 |
·从不同区域版本的异同性看地理教材中的文化选择 | 第35-39页 |
·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内容维度分析 | 第39-45页 |
·地理教材内容的文化分类 | 第39-41页 |
·地理教材内容中文化分类的统计 | 第41-44页 |
·地理教材内容中文化分类统计的结果与评价 | 第44-45页 |
·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性别维度分析 | 第45-50页 |
·性别文化 | 第45-46页 |
·地理教材中的性别文化 | 第46页 |
·地理教材中的性别文化差异 | 第46-50页 |
·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的阶层维度分析 | 第50-54页 |
·教材中文化选择的“城市文化倾向” | 第50-51页 |
·地理教材表层内容的城市文化倾向 | 第51-52页 |
·地理教材深层价值的城市文化倾向 | 第52页 |
·地理教材评价方式的城市文化倾向 | 第52-54页 |
第5章 地理教材中文化选择应具备的品性 | 第54-59页 |
·文化的选择性 | 第54-55页 |
·文化的序列性 | 第55-56页 |
·文化的整创性 | 第56页 |
·文化的超越性 | 第56-57页 |
·文化的生命性 | 第57-59页 |
第6章 教材与编者、教师、学生的关系及其建议 | 第59-64页 |
·教材与编者、教师、学生的关系 | 第59-60页 |
·加强高中地理教材中多维文化选择的建议 | 第60-64页 |
·完善教材编审体系,呼唤教育主体声音 | 第60-61页 |
·开拓多元文化视野,调整文化选择结构 | 第61页 |
·关注弱势群体文化,尊重生命多样平等 | 第61-62页 |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修身传道授业解惑 | 第62页 |
·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有知识更要有文化 | 第62-64页 |
第7章 结语 | 第64-66页 |
·研究总结 | 第64页 |
·若干问题 | 第64-65页 |
·关于文化视角和文化选择 | 第64-65页 |
·关于研究样本 | 第65页 |
·关于新地理教材建构 | 第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附录1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目录 | 第69-70页 |
附录2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目录 | 第70-71页 |
附录3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目录 | 第71-72页 |
附录4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目录 | 第72-73页 |
附录5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选修2目录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