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缘起 | 第8-9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15-17页 |
第1章 赫哲——那乃跨界民族历史沿革与生存现 | 第17-31页 |
·民族概况和称谓 | 第17-18页 |
·赫哲——那乃民族历史沿革 | 第18-22页 |
·统一民族时期 | 第18-19页 |
·跨界民族时期 | 第19-22页 |
·赫哲族 | 第20-21页 |
·那乃族 | 第21-22页 |
·赫哲——那乃的生存现状 | 第22-30页 |
·赫哲族生存现状 | 第22-24页 |
·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 第22-23页 |
·精神生活方式 | 第23-24页 |
·那乃族的生存现状 | 第24-30页 |
·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 第24-28页 |
·精神生活方式 | 第28-30页 |
·赫哲——那乃族现有音乐文化资源 | 第30-31页 |
·赫哲族 | 第30页 |
·那乃族 | 第30-31页 |
第2章 赫哲——那乃族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分析 | 第31-60页 |
·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分析 | 第31-41页 |
·传统音乐观和体裁分类 | 第31-32页 |
·赫哲族传统音乐的流传、传承现状 | 第32-33页 |
·赫哲族传统音乐特征分析 | 第33-41页 |
·20世纪30年代文献中的音乐信息 | 第34-35页 |
·20世纪3050年代文献中的音乐信息及曲调类型 | 第35-41页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献中的音乐信息 | 第41页 |
·那乃族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分析 | 第41-60页 |
·那乃族传统音乐观和体裁分类 | 第41-42页 |
·那乃族传统音乐的流传、传承情况——以嫁利(Д ж а р и)村2010年9月4日马哈鱼节开网仪式为个案 | 第42-49页 |
·那乃族传统音乐特征分析 | 第49-57页 |
·那乃族传统音乐特征分析 | 第49-55页 |
·那乃族传统音乐现状特征分析 | 第55-57页 |
·赫哲——那乃传统音乐现状比较与分析 | 第57-60页 |
第3章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赫哲——那乃族传统音乐文化 | 第60-68页 |
·赫哲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变迁与其文化背景 | 第60-62页 |
·传统音乐观与历史渊源 | 第60页 |
·男女分歌现象的消失与生产方式的变迁 | 第60-61页 |
·音乐本体因素模式的固定与社会组织形式的变迁 | 第61页 |
·音乐题材的转变与历史时期的变迁 | 第61-62页 |
·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窘境与人口数量的锐减 | 第62页 |
·那乃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变迁与其文化背景 | 第62-64页 |
·传统音乐观与历史渊源 | 第63页 |
·传统音乐特征的变迁与俄罗斯文化 | 第63-64页 |
·音乐题材与时代的变迁 | 第64页 |
·说唱音乐"ningma"(宁玛)的消失 | 第64页 |
·赫哲——那乃社会文化变迁相关理论阐释 | 第64-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中文部分 | 第69-70页 |
外文部分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94页 |
韩冰简历 | 第94-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