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金融理论 | 第19-22页 |
2.1.1 资本结构论 | 第19-20页 |
2.1.2 融资需求论 | 第20-21页 |
2.1.3 风险投资理论 | 第21页 |
2.1.4 金融监管理论 | 第21-22页 |
2.2 企业管理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科技型企业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5-38页 |
3.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的现状 | 第25-32页 |
3.1.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25-28页 |
3.1.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概况 | 第28-32页 |
3.1.3 我国典型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第32页 |
3.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 第32-35页 |
3.2.1 融资渠道种类多,但实际应用率很低 | 第33-34页 |
3.2.2 融资门槛高,成功率低 | 第34页 |
3.2.3 融资政策体系不完善 | 第34-35页 |
3.2.4 科技中介服务信誉水平低、发展不成熟 | 第35页 |
3.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3.3.1 现有的融资平台无法分担融资风险 | 第35-36页 |
3.3.2 金融市场、企业、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36页 |
3.3.3 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原因 | 第36-37页 |
3.3.4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制度困境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 第38-49页 |
4.1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 | 第38-39页 |
4.2 山东省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情况 | 第39-43页 |
4.2.1 山东省政府的融资政策和创新基金 | 第39-40页 |
4.2.2 山东省金融机构的融资管理及创新 | 第40-41页 |
4.2.3 山东省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情况 | 第41-43页 |
4.3 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及分析 | 第43-46页 |
4.3.1 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概况 | 第43-45页 |
4.3.2 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 第45-46页 |
4.4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 第46-49页 |
4.4.1 山东省金融支持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 第46-47页 |
4.4.2 未来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趋势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及借鉴 | 第49-56页 |
5.1 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概况 | 第49-50页 |
5.2 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的特点 | 第50-53页 |
5.2.1 美国股权融资为主,融资保障体系完善 | 第50-51页 |
5.2.2 政府主导的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体系 | 第51-53页 |
5.2.3 德国全能银行制主导,融资中介服务功能完善 | 第53页 |
5.3 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 第56-60页 |
6.1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体系 | 第56页 |
6.2 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息平台 | 第56-57页 |
6.3 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创新体系 | 第57-58页 |
6.4 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融资管理 | 第58-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结论 | 第60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