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信号教学法改进及应用效果研究--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教育文献法 | 第12-13页 |
二、教育实验研究法 | 第13页 |
三、教育比较研究法 | 第13页 |
四、问卷调查研究法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纲要信号教学法主张及评述 | 第15-27页 |
第一节 纲要信号教学法基本主张 | 第15-19页 |
一、纲要信号教学法核心思想 | 第15-16页 |
二、纲要信号教学法教学原理 | 第16-18页 |
三、纲要信号教学法教学原则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纲要信号教学法评述 | 第19-27页 |
—、纲要信号教学法评述原则 | 第19-20页 |
二、纲要信号教学法积极作用 | 第20-23页 |
三、纲要信号教学法问题分析 | 第23-27页 |
第三章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改进研究 | 第27-31页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第27页 |
第二节 改进的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7页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7-28页 |
三、思维心理学 | 第28页 |
第三节 改进原则 | 第28-29页 |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 第28页 |
二、教学理论指导下试验先行的原则 | 第28页 |
三、教法发展与学法发展并重的原则 | 第28-29页 |
四、坚持兼收并蓄,广采众长的原则 | 第29页 |
第四节 发展措施 | 第29-31页 |
一、改变教学过程 | 第29-30页 |
二、改变纲要信号图表制作的主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纲要信号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中的实验研究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31页 |
二、实验处理 | 第31页 |
三、取样 | 第31页 |
四、因变量和测查标准 | 第31页 |
五、控制条件 | 第31-32页 |
六、实验类型 | 第32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一、实验结果的 Z 检验原理与步骤 | 第32-33页 |
二、探索创新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三、合作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39-40页 |
一、有助于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发展 | 第39页 |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40-43页 |
一、纲要信号教学法中注意事项 | 第40页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40-41页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41页 |
四、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附录1 | 第43-51页 |
附录2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