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评论、欣赏论文

另艺造音--西安声音艺术展演平台音乐人类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8页
    1. 研究缘起与背景第9-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研究现状第12-16页
        3.1 声音艺术定义的探讨方面第13页
        3.2 成型与发展的探究方面第13-14页
        3.3 声音艺术现状的批判第14页
        3.4 声音的哲学本质第14-15页
        3.5 声音的文化传播方面第15-16页
    4. 研究方法第16-18页
        4.1 田野调查法第16页
        4.2 文献搜集法第16页
        4.3 个案研究第16-18页
1. 声响翻土——西安声音艺术展演平台研究之社会文化背景第18-30页
    1.1 声音艺术的发展与变革第18-21页
        1.1.1 声音艺术的起源——先锋派到现代另类音乐的演变第19-20页
        1.1.2 中国声音艺术发展进程——声音艺术的小众化发展第20-21页
    1.2 中国声音艺术展演资源第21-22页
    1.3 西安声音艺术展演活动主办方——“系统误差”第22-27页
    1.4 “系统误差”的发展第27-30页
2. 另艺造音——“系统误差”关注声音本体的实验探索第30-56页
    2.1 在地实验探索者——“系统误差”主创人员第30-42页
        2.1.1 目前的主力支撑——小电池第30-33页
        2.1.2 小有名气的“无名小卒”——大招第33-38页
        2.1.3 “系统误差”命名者——解博翰第38-42页
    2.2 打破共享的常规——束缚于被束缚之间的“系统误差”第42-49页
        2.2.1 人类社会对声响的探索和体验第43-48页
            2.2.1.1 作为音符的声音第45-46页
            2.2.1.2 声音与人第46-47页
            2.2.1.3 声音与数位科技第47-48页
        2.2.2 打破束缚的绝对聆听第48-49页
    2.3 声音妾身不明的尴尬第49-51页
    2.4 “系统误差”身处共享的常规之外第51-56页
3. 在地实验——“系统误差”声音艺术演出现场分析第56-72页
    3.1 声响仪式——Dave Phillips与梅志勇中国巡演西安站演山第56-60页
    3.2 自由即兴——“系统误差”Vol.43:建造一个理想的广场第60-62页
        3.2.1 “系统误差”所呈现的自由即兴第62页
    3.3 电子原音——“系统误差”Vol.46:风入松与“系统误差”Vol.48:老牌噪音摇滚P.C+“小红与小小红第62-68页
    3.4 “系统误差”的造音观念第68-69页
    3.5 “以身相许”的噪音现场第69-72页
4. 喧闹的“失声”——人类音乐创造性探索的思考第72-78页
    4.1 西安声音艺术展演平台文化解读之发现第72-73页
    4.2 声音艺术能否全面启动一个充满挑战的感知世界第73-76页
    4.3 “系统误差”声音艺术展演活动的再思考第76-78页
结语第78-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录第86-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罂粟吗啡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研究
下一篇:玉米转录因子基因ZmEREB87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