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农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依据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方案第18-21页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第21-29页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第21-23页
        2.1.1 健康第21页
        2.1.2 心理健康第21-22页
        2.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第22-23页
    2.2 农科院校相关概念第23-26页
        2.2.1 农科院校及涉农专业第23-24页
        2.2.2 农科院校大学生特点第24-26页
    2.3 心理学相关理论第26-29页
        2.3.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第26-27页
        2.3.2 压力社会刺激论第27-29页
第三章 农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第29-39页
    3.1 农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方法第29-30页
        3.1.1 调查对象第29页
        3.1.2 调查工具第29-30页
        3.1.3 测试程序第30页
        3.1.4 统计处理第30页
    3.2 农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第30-33页
        3.2.1 农科院校与非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比第30页
        3.2.2 农科院校大学生自身各因子样本测试结果统计第30-31页
        3.2.3 农科院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中的性别差异检验第31页
        3.2.4 农科院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中的学科差异检验第31-32页
        3.2.5 农科院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中的生源地差异检验第32页
        3.2.6 农科院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各因子差异检验第32-33页
        3.2.7 农科院校大学生中贫困与非贫困心理健康各因子差异检验第33页
    3.3 农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第33-37页
        3.3.1 农科院校与非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比分析第33-34页
        3.3.2 农科院校大学生在SCL-90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析第34-35页
        3.3.3 农科院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各因子上的性别差异分析第35页
        3.3.4 农科院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各因子中的学科差异分析第35-36页
        3.3.5 农科院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各因子中的生源地差异分析第36页
        3.3.6 农科院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各因子差异分析第36-37页
        3.3.7 农科院校大学生中贫困与非贫困心理健康各因子差异分析第37页
    3.4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引起农科院校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9-47页
    4.1 社会因素第39-41页
        4.1.1 社会竞争压力大第39页
        4.1.2 贫富差距较大第39-40页
        4.1.3 社会对农业存在偏见第40-41页
        4.1.4 互联网社会影响第41页
    4.2 学校因素第41-43页
        4.2.1 农科院校专业影响第41-42页
        4.2.2 校园人际关系影响第42页
        4.2.3 校园文化影响第42-43页
    4.3 家庭因素第43-44页
        4.3.1 家庭结构影响第43页
        4.3.2 家庭培养和教育方式影响第43-44页
        4.3.3 家长素质影响第44页
    4.4 个人因素第44-47页
        4.4.1 性别差异影响第44-45页
        4.4.2 成长经历影响第45页
        4.4.3 个人能力影响第45-46页
        4.4.4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影响第46-47页
第五章 解决农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第47-56页
    5.1 完善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第47-48页
        5.1.1 完善国家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第47页
        5.1.2 为农村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小社会竞争压力第47页
        5.1.3 引导社会公众对农科院校的正确认识第47-48页
        5.1.4 加强监管力度,优化互联网环境第48页
    5.2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48-52页
        5.2.1 营造良好的农科院校校园文化氛围第48-49页
        5.2.2 帮助大学生改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第49-50页
        5.2.3 激发农科院校大学生自信心理第50-51页
        5.2.4 完善农科院校心理发展中心建设第51-52页
    5.3 改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第52-54页
        5.3.1 改变家长传统理念第52页
        5.3.2 提高家长文化素质第52-53页
        5.3.3 完善家庭-农科院校一体化教育模式第53-54页
    5.4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第54-56页
        5.4.1 做好人生规划,树立崇高理想第54页
        5.4.2 树立正确三观,提高自身素质第54-55页
        5.4.3 学会自我调适,养成良好习惯第55页
        5.4.4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第55-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校创新人才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