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31页 |
2.1 新生代员工 | 第19-21页 |
2.1.1 新生代员工的界定 | 第19页 |
2.1.2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 | 第19-21页 |
2.2 工作生活质量 | 第21-23页 |
2.2.1 工作生活质量的内涵 | 第21-22页 |
2.2.2 工作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3 工作投入 | 第23-27页 |
2.3.1 工作投入的内涵 | 第23-24页 |
2.3.2 工作投入的理论模型 | 第24-26页 |
2.3.3 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2.4 工作绩效 | 第27-30页 |
2.4.1 工作绩效的内涵 | 第27-28页 |
2.4.2 工作绩效的维度 | 第28-29页 |
2.4.3 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 第31-38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31-34页 |
3.1.1 工作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 | 第31-32页 |
3.1.2 工作生活质量与工作投入 | 第32页 |
3.1.3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第32-34页 |
3.2 模型构建与解释 | 第34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34-37页 |
3.3.1 样本获取 | 第34-35页 |
3.3.2 样本描述 | 第35-36页 |
3.3.3 测量工具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 | 第38-57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39页 |
4.3 信效度分析 | 第39-46页 |
4.3.1 信度分析 | 第39-41页 |
4.3.2 效度检验 | 第41-46页 |
4.4 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第46-53页 |
4.4.1 基于性别的各因素差异分析 | 第46-47页 |
4.4.2 基于婚姻状况的各因素差异分析 | 第47-48页 |
4.4.3 基于企业性质的各因素差异分析 | 第48页 |
4.4.4 基于工作年限的各因素差异分析 | 第48-50页 |
4.4.5 基于职务级别的各因素差异分析 | 第50-53页 |
4.5 假设检验 | 第53-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结果讨论与管理建议 | 第57-65页 |
5.1 结果讨论 | 第57-59页 |
5.1.1 工作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 | 第57页 |
5.1.2 工作生活质量与工作投入 | 第57-58页 |
5.1.3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第58页 |
5.1.4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58-59页 |
5.2 管理建议 | 第59-64页 |
5.2.1 优化工作设计 | 第60-61页 |
5.2.2 注重组织环境建设 | 第61-63页 |
5.2.3 充分尊重新生代员工并给予社会和心理支持 | 第63-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