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页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2.3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第15页 |
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教学内容衔接设计的体系构建 | 第17-35页 |
3.1 中学化学义务段、必修段、选修段三阶段衔接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2页 |
3.1.1 中学化学教师对三阶段知识衔接认识、看法和态度情况 | 第17-18页 |
3.1.2 中学化学教师对三阶段教学衔接设计的落实情况统计 | 第18-20页 |
3.1.3 中学化学教师三阶段衔接教学设计的现状 | 第20-21页 |
3.1.4 调查结论 | 第21-22页 |
3.2 三阶段衔接教学设计的知识内容分析 | 第22-26页 |
3.3 教学内容衔接设计的原则 | 第26-29页 |
3.3.1 循序渐进原则 | 第26-27页 |
3.3.2 有效迁移原则 | 第27-28页 |
3.3.3 时效性原则 | 第28页 |
3.3.4 以趣促学原则 | 第28-29页 |
3.4 教学内容衔接设计的方法 | 第29-35页 |
3.4.1 回顾导入法 | 第29-30页 |
3.4.2 对比启发法 | 第30-31页 |
3.4.3 模型建构法 | 第31-33页 |
3.4.4 应用迁移法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中学化学三阶段教学内容衔接设计案例 | 第35-48页 |
4.1 选修段原电池 | 第36-43页 |
4.2 电解池 | 第43-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附录1 教师问卷调查 | 第54-56页 |
附录2 高中教师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